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石砚的意思、石砚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石砚的解释

亦作“ 石研 ”。石制的砚台。 南朝 梁 江淹 《为建平王谢赐石砚等启》:“奉勅赐石砚及法书五卷,天旨又以臣书小进,更使勤习。”《南齐书·王慈传》:“年八岁,外祖 宋 太宰 江夏王 义恭 迎至内斋,施寳物恣听所取, 慈 取素琴石研, 义恭 善之。” 唐 杜甫 《石研》诗:“奉使 三峡 中,长啸得石研。” 唐 刘禹锡 《唐秀才赠端州紫石砚以诗答之》:“ 端州 石砚人间重,赠我因知正草《玄》。”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关于“石砚”的详细解释如下:

基本释义

石砚是石制的砚台,古代用于研墨、书写或绘画,是中国传统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之一。其名称由“石”和“砚”组成,字面含义为石质砚台。


历史背景

石砚的历史可追溯至汉代,早期多为砖砚、瓦砚,后逐渐发展为石质。例如,南朝文献记载了石砚作为皇家赏赐的珍贵物品,唐代诗人杜甫、刘禹锡也曾以石砚为题赋诗。


种类与特点

根据石材和地域不同,石砚分为多个种类:

  1. 端砚:产自广东肇庆,以暗紫色、猪肝色为主,质地细腻,发墨快。
  2. 歙砚(龙尾砚):产自安徽歙县,多黑色带眉纹或金星纹,纹理如鳝鱼斑点。
  3. 洮砚:甘肃洮河石材,以绿色(如鸭头绿)和赭红色(鹧鸪血)著称。
  4. 贺兰石砚:宁夏贺兰山石材,自古有“一端二歙三贺兰”的美誉。

文化意义

石砚不仅是实用工具,更被赋予文化象征:


如需了解具体诗词典故或更多砚种,可查阅《南齐书·王慈传》等古籍或相关文房四宝研究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石砚的意思

“石砚”指的是用石头做成的砚台,是古代文人用来磨墨、写字的工具。

拆分部首和笔画

“石砚”的部首是“石”,总共有5画。

来源

“石砚”一词的来源较为简单,就是由“石”和“砚”两个字组合而成。砚是用来磨墨的器具,常用的石材有龟背、石润等。砚台制作的工艺相对简单,一般由石头雕刻而成。

繁体字

在繁体字中,“石砚”通常写作“石硯”,保留了更多的笔画,形状稍微有所区别。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砚台通常称为“硯臺”,“臺”为砚台的台子,用来放置砚台的平台。

例句

1. 他拿起石砚,开始磨墨写字。

2. 墨水在石砚上慢慢晕开,形成一幅美丽的水墨画。

组词

石砚台、磨砚砚池、砚台墨池等。

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砚台、墨砚

反义词:纸、笔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