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柿霜的意思、柿霜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柿霜的解释

亦作“柹霜”。柿饼晒干后,表面渗出的白霜。味甜,可入药,治喉痛、咳嗽等。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二·柿》:“白柹即乾柹生霜者……今人谓之柹饼,亦曰柹花,其霜谓之柹霜。”《清史稿·德宗纪一》:“庚午,免 永济 贡柿霜。”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柿霜是柿科植物柿的果实制成柿饼时外表析出的白色粉霜,具有药用和食用价值。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定义与形成

柿霜是柿子经削皮、日晒夜露约一个月后,表面自然形成的糖分结晶,主要成分为葡萄糖(占比超50%)和果糖。其形成过程需要特定温湿度条件,传统工艺需将柿饼置于席圈内再经月余才能析出白霜。

二、化学成分与药用价值

  1. 化学成分
    含熊果酸、齐墩果酸等三萜酸类物质,以及柿萘醇酮等活性成分。

  2. 药用功效

    • 润肺止咳:主治肺热燥咳、咽干喉痛;
    • 生津止血:对口舌生疮、咯血、消渴有缓解作用;
    • 外用可撒敷创口,内服多冲水或含化,用量3-9克。

三、鉴别与保存

自然形成的柿霜遇热水会融化,人工添加的则呈现颗粒状。保存需防潮,宜置阴凉干燥处。

四、注意误区

网络有将“柿霜”引申为“表面美好实则空洞”的比喻(如),但此非传统定义,实际柿霜兼具营养与药用价值,需注意区分语境。

以上信息综合自中医典籍记载及现代工艺研究。

网络扩展解释二

柿霜的意思

《柿霜》一词指的是柿子上结成的霜状物,是一种天然的甜味物质。它是柿子干燥后表面积聚的结晶,外观呈现出白色或淡黄色的霜状物,尤其在寒冷的天气条件下更容易形成。

拆分部首和笔画

《柿霜》一词的主要部首是木,它由两个部首组成,分别是木和雨。其中“木”表示与树木有关,而“雨”则表示与水有关。根据部首的不同组合,笔画数为11画。

来源及繁体字

《柿霜》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出现在《尔雅》一书中。在繁体字中,柿霜的写法为「柿霜」。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中,柿霜的写法也有一定差异。例如:柿霜(尖草堂字典发音)。

例句

1. 我在柿子上看到了一层厚厚的柿霜。

2. 冬天来临的时候,柿子上的柿霜就会变得更加明显。

组词

柿叶、柿子、柿饼、柿蒂、霜天、霜冻、霜花、霜雪

近义词

柿霜的近义词有柿霜结、柿霜晶。

反义词

柿霜的反义词为无。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