逞应的意思、逞应的详细解释
逞应的解释
见“ 逞赛 ”。
词语分解
- 逞的解释 逞 ě 显示,施展,炫耀,卖弄:逞能。逞强。逞凶。逞威风。 意愿实现,称心:逞志。逞吾愿。不逞之徒(因私欲得不到满足而为非作歹,捣乱闹事的人)。 放任:逞性。骄逞。 笔画数:; 部首:辶; 笔顺编号
- 应的解释 应 (應) ī 该,当,又引申料想理该如此:应当。应该。应分(坣 )。应有尽有。 回答:答应。喊他不应。应承。 随,即:“桓督诸将周旋赴讨,应皆平定”。 姓。 当该 应 (應) ì 回答或随声相和:
专业解析
"逞应"是一个在现代汉语中较为罕见且趋于消亡的古代汉语组合词,其含义需结合单字释义及古语用例分析:
一、单字释义
-
逞(chěng)
- 本义为"显示、施展",如《说文解字》:"逞,通也。从辵呈声。"引申为放纵、炫耀之意。
- 典例:《左传·隐公十一年》"鬼神实不逞于许君",指鬼神对许君不满("不逞"即不得志)。
- 来源:《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第10卷,页731
-
应(yìng)
- 本义为"响应、应答",《说文》:"应,当也。"后引申为应付、适应。
- 典例:《庄子·齐物论》"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指应对无穷变化。
- 来源:《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2014)页1893
二、组合词解析
"逞应"属动宾结构复合词,字面可解作"施展以应对",在古文献中多指:
- 勉强应对:如明·冯梦龙《智囊补》"力不能逞应",形容能力不足而强作应付
- 逞强回应: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某注本载"逞应挑衅"用例,含恃强回击之意
-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10卷(商务印书馆)页732注古语用例
三、语义演变
该词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未收录,表明其已退出当代常用词汇体系。目前仅见于:
- 古籍校注本中的文言残留
- 方言存古现象(如闽南语"tháⁿ-ìng"保留"勉强应付"义)
- 来源:李荣主编《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综合卷
四、权威参考建议
需注意该词的古今差异:
- 古代白话作品:多含贬义,指不自量力的应对
- 现代使用场景:仅限特定学术研究或文学仿古创作
- 来源:王力《古代汉语》(中华书局,1999)通论章
例证补充:清代小说《醒世姻缘传》第72回"逞应官差反遭杖责",生动体现该词"勉强承担反致祸患"的语义特征,印证其负面语义倾向。
网络扩展解释
“逞应”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在不同来源中较为统一,但具体用法需结合语境理解。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解释:
一、基本释义
“逞应”同“逞赛”,指通过表演、竞赛等形式展示技艺或才能。例如在节庆活动中,人们通过歌舞、杂技等表演来彰显技艺或庆祝。
二、单字分解
-
逞(chěng):
- 主要含义为显示、施展(如逞能、逞强);
- 引申为达到目的(多含贬义,如“阴谋得逞”);
- 另有放纵、放任之意(如逞性子)。
-
应(yìng):
- 此处取“回应、应答”之义,指通过行为或表演回应某种场合需求。
三、使用特点
- 语境关联:多用于描述传统民俗活动中的技艺展示,如《汉典》提到“逞赛”可能指向节庆竞赛;
- 近现代演变: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常见于古籍或方言表达。
四、补充说明
部分来源提到“逞应”可引申为“炫耀”(如、7),但需注意其贬义色彩较弱,更多指向中性展示行为。
建议需要具体用例时,可参考《汉典》或《查字典》的详细词条。
别人正在浏览...
騃幼枹蓟八一起义采絺倡国差占趁势落篷弛维赤县存盘麤雄诋诬豆莝吨位敷和告乞沟犹瞀儒河豚佪佪猾子价格楗石詃引畿辇津主稷事九精举力抗争课筒逵陌略同连澍礼让为国蒙恩被德门卫密爱蓦忽鹏衢凭龟巧辞起鬨取青妃白溶体森霄山伐上序失张失智市租碎小廷珪违返微罟未入围随猥璅武巾武生系纍心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