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式凴 ”。依靠,依附。《明史·李贤传》:“此 尧 舜 用心也,天地祖宗实式凭之。” 清 赵翼 《哭伟儿》诗:“仿佛幽魂尚式凴,微风入户闪孤灯。”
“式凭”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shì píng,主要用于古文或书面语,其核心含义为“依靠、依附”。以下是详细解析:
基本释义
“式”在此处为助词,无实义,起语法作用;“凭”指依靠、依仗。组合后整体表示“凭借某种事物或力量作为依托”。
异体与用法
也写作“式凴”(“凴”是“凭”的异体字)。例如《明史·李贤传》中“天地祖宗实式凭之”,意为以天地祖宗之力为依靠。
现代汉语中极少使用,多见于学术研究或古典文献分析。如需表达“依靠”,更常用“凭借”“依赖”等词汇。
如需进一步探究古籍中的具体用法,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明史》原文。
《式凭》是一种客套话,是指向他人表达对其不同寻常能力或品质的赞叹和敬意。
《式凭》的部首是“式”和“凭”,笔画分别为10和10。
《式凭》这个词出自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的经典作品《聊斋志异》里的《见友子》篇,其中用来描绘主人公之一友子的非凡才华。
《式凭》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式憑”。
在古时候,汉字《式凭》的写法没有太大变化,依然是用十个笔画写成。
他的诗词真是让人赞叹不已,可谓是《式凭》。
组词:式微、凭证、凭添、凭空、凭吊。
近义词:赞叹、佩服、仰慕、敬佩、羡慕。
反义词:不屑、轻视、蔑视、鄙视、嘲讽。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