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鼓舞肃敬。 宋 李纲 《论建中兴之功札子》:“天下臣子莫不望风鼓竦,抃蹈踊跃,愿少须臾无死以观中兴之功,诚甚盛之举也。”
“鼓竦”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结合字义与文献用例进行解析:
基本构成
组合含义
合指通过激励使人肃然起敬,或形容因受鼓舞而表现出庄重、振奋的状态。宋人李纲在《论建中兴之功札子》中写道:“天下臣子莫不望风鼓竦”,即表达臣民受感召而振奋恭敬的态度()。
该词多用于古典文献,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语境或扩展用法,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宋代史籍。
鼓竦(gǔ sǒng)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指壮大、兴旺、发展。它由部首“鼓”和“竦”两个字组成。
“鼓”部首的拆分是由“广”和“点”两个单独的笔画组成,共计3个笔画。“竦”部首的拆分是由“立”和“童”两个单独的笔画组成,共计7个笔画。
“鼓竦”一词最早出现于《庄子·秋水》一章中,用以形容鼓舞兴奋的情绪。在繁体字中,它的写法为「鼓竦」。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鼓竦”一词的写法略有不同。原本的写法为「鼔竦」,其中的“鼔”部分是一个古代乐器的名称。
1. 新政策的出台将会给经济发展鼓竦起来。
2. 这个小镇通过旅游业的开发,逐渐鼓竦起来。
3. 这个项目对于整个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鼓竦的作用。
使鼓竦、鼓竦起来、鼓竦起。
兴旺、壮大、发展。
衰退、萧条、消亡。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