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困笃的意思、困笃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困笃的解释

病重;病危。 汉 王充 《论衡·解除》:“病人困篤。”《后汉书·卫飒传》:“载病诣闕,自陈困篤。” 宋 陆游 《南唐书·刘仁赡》:“ 仁赡 已困篤,不知人。”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困笃"是一个古汉语词汇,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但在古籍文献中时有出现。其核心含义指病情极其危重、生命垂危的状态,强调病势沉重、难以救治的程度。具体解析如下:


一、字义解析

  1. "困"

    本义为艰难、窘迫,引申为陷入危急境地。在疾病语境中特指身体机能衰竭、难以支撑的状态。

    例:《说文解字》释"困"为"故庐也",后引申为"极也"(穷尽之意)。

  2. "笃"

    原指忠厚、深厚,后专指病势沉重。《说文解字》注:"笃,马行顿迟也",段玉裁引申为"厚也、固也",在医学文献中固定为"病甚"之义。

    例:《史记·范雎传》:"昭王强起应侯,应侯遂称病笃。"

  3. "困笃"合成义

    二字叠加强化病情危急程度,指病入膏肓、濒临死亡的状态,常见于史书与医籍中对重症的记载。


二、文献例证与权威引用

  1. 《风俗通义·穷通》(东汉·应劭)

    "子路遭患,孔子曰:‘由也病困笃矣!’"

    此例明确以"困笃"形容生命垂危,佐证其汉代已为固定用法。

  2. 《三国志·魏书·华佗传》

    "太祖苦头风,每发心乱目眩,佗针鬲,随手而差...后太祖亲理,得病困笃。"

    描述曹操病势危重,体现该词在正史中的权威使用。

  3. 《千金要方·诊候》(唐·孙思邈)

    "病困笃者,其声哕;经络府藏俱绝者,九窍流血。"

    医家典籍从病理角度定义"困笃"为脏腑衰竭的终末阶段。


三、近义词辨析

词汇 程度差异 使用场景
困笃 濒死、不可逆转 专指生命终点状态
沉疴 重病缠身 侧重病程长久
病革 病势突变 强调病情急剧恶化

四、现代适用性

该词虽属文言,但在中医典籍研究、历史文献解读中仍有学术价值。当代可替换为"病危""弥留"等现代词汇,但需注意"困笃"蕴含的传统文化中对生命终结的敬畏感,在特定语境中具有不可替代性。

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M].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
  2. 许慎撰, 段玉裁注. 《说文解字注》[M]. 中华书局, 2013.
  3. 陈寿. 《三国志》[M]. 中华书局, 2006.
  4. 孙思邈. 《千金要方》[M].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55影印本.

网络扩展解释

“困笃”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是形容病重或病危的状态。以下是详细解释及相关信息:

基本释义


使用场景

  1. 形容病危:如《后汉书》中记载“载病诣阙,自陈困笃”,描述病情严重无法行动()。
  2. 引申困境:少数语境下可指生活或处境极度困顿,但此用法较少见()。

例句与典故


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用例或扩展含义,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权威历史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北门必将参从拆字诗常类斥免雕龙鞮靺地毯冬粘恩贡翻空出奇风劝覆藏个个根窝海男子寒隽寒山寺圜则呼噜噜活劳动贱丈夫蹇滞鸡埘溃散烂手练功丽妙辚菌乱鬨鬨旅寄慢世毛头小子闷吐闹阳怒色哦松醅酿棚栈屏镜千岩竞秀前资官庆緜日本软着陆丧明之痛上直升补沈光香设享使蚊负山树栽子孙叔天魔筒箭玩耽缊枲下半天新丰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