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in] 市制重量的主单位
市制重量的主单位。一市斤合五百克。市斤以上有市担,以百进;市斤以下有市两、市钱、市分、市厘、市毫、市丝,均以十进。我国过去长期通行十六两制,一市斤等于十六市两。后改为十两制,一市斤等于十两。通称斤。
市斤是我国传统市制重量单位,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定义与换算
市斤简称“斤”,是市制重量的主单位。1市斤等于0.5千克(即500克),与公制单位的换算关系为:
$$1 text{市斤} = 500 text{克} = 0.5 text{公斤}$$
历史演变
市斤曾长期采用十六两制(1市斤=16市两),后改为十两制(1市斤=10市两)。这一调整简化了计算,适应现代需求。
单位体系
使用场景
市斤至今仍是我国民间市场通用的重量单位,常用于描述食材、日用品等商品的重量(如“几斤水果”)。但在正式场合或国际交流中,需转换为公制单位(千克)。
特殊用法
在成语中,“市斤”偶尔被借喻形容重量极轻的事物,例如“轻如市斤”。不过此类用法较为少见,需结合语境理解。
如需更全面的历史背景或单位换算细节,可参考权威词典或计量标准文件。
市斤(shì jīn)是一个中文词汇,表示一种重量单位,等于500克。
市字由“邑”和“亥”组成,其中“邑”是它的部首,表示城市,而“亥”是它的声旁,用来表示音义。
斤字由“斤”和“斤”组成,其中上面那个“斤”是它的部首,表示斧子,下面那个“斤”是它的声旁,用来表示音义。
市字的笔画数为5,斤字的笔画数为4。
市斤的来源可追溯到中国古代。市斤原本指的是城市的重量标准,后来成为了一种通用的计量单位。
市斤的繁体字为「市斤」。
在古代,市字写作「市亥」,斤字写作「斤」。
1. 这个西瓜大概有两市斤重。
2. 昨天我买了一市斤的鸡腿。
1. 市区:城市的中心区域。
2. 斤两:两个重量单位。
斤两、半公斤。
千克、克。
白龙辨括昌义察相承袭辰事蚩尤冢憷场出大差箪瓢陋巷打样点穴抵桩都孔目敢悍沟通渠道何何瓠叶贱肆较塲鸡毛报极明进港矜遇拘罢抗干扰凉适涖卜罗师露衣买爵马架懞懂面洽妙解明瓦天棚溟滓迷阵凝固赔桩葐蒀扑的挈提取会取鉴人喊马嘶三好两歉鬙鬙森植砂壳子勝任愉快审拟失箸双亲双姓顺眼私夫雺晦芜杂溪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