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in] 市制重量的主单位
市制重量的主单位。一市斤合五百克。市斤以上有市担,以百进;市斤以下有市两、市钱、市分、市厘、市毫、市丝,均以十进。我国过去长期通行十六两制,一市斤等于十六市两。后改为十两制,一市斤等于十两。通称斤。
市斤(shì jīn)是中国传统市制重量单位体系中的核心单位之一,也是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重量计量单位。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对其详细解释:
市斤简称“斤”,是中国市制质量(重量)的主单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1959年颁布的《关于统一计量制度的命令》及后续标准化规定:
即:
$$
1, text{市斤} = 500, text{克}
$$
市斤源于中国古代的“斤”,其实际重量历代略有差异。1930年代国民政府推行的《度量衡法》首次将1市斤明确定义为500克(即二分之一公斤),该标准在新中国成立后继续沿用并纳入法定计量单位体系。
市斤与其他重量单位的换算关系如下:
1市斤 = 0.5千克(kg)
1千克 = 2市斤
1市斤 = 10市两
1市两 = 50克
1市斤 ≈ 1.1023磅(lb)
市斤至今仍广泛应用于中国大陆的农贸市场、食品零售、烹饪食谱等日常生活领域。例如:“购买蔬菜3市斤”“猪肉每市斤价格”。在书面表达中常简写为“斤”,如“苹果5斤”。
权威参考来源:
-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 国家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1993年颁布.
- 国务院.《关于统一计量制度的命令》. 1959年6月25日发布.
市斤是我国传统市制重量单位,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定义与换算
市斤简称“斤”,是市制重量的主单位。1市斤等于0.5千克(即500克),与公制单位的换算关系为:
$$1 text{市斤} = 500 text{克} = 0.5 text{公斤}$$
历史演变
市斤曾长期采用十六两制(1市斤=16市两),后改为十两制(1市斤=10市两)。这一调整简化了计算,适应现代需求。
单位体系
使用场景
市斤至今仍是我国民间市场通用的重量单位,常用于描述食材、日用品等商品的重量(如“几斤水果”)。但在正式场合或国际交流中,需转换为公制单位(千克)。
特殊用法
在成语中,“市斤”偶尔被借喻形容重量极轻的事物,例如“轻如市斤”。不过此类用法较为少见,需结合语境理解。
如需更全面的历史背景或单位换算细节,可参考权威词典或计量标准文件。
安燠白彗被襆悲歌易水北门学士鼻笛才缊厕足其间剗马俶灵从宜寸步难移胆大包天点漆璧电爥刁猾彫靡东窗事发番来复去繁荣富强分守呷醋节帅根根固固鬼名和比惶恋哗言虎头节夫精致客体老人家垒堆料及礼正履薄缕述秘引酿郁诺苏滂洋翩飞平步青霄缾罍之耻企户清视契契期求阙逸然纳尚右沈大铁路水志硕公説空説艺送检团云队小京官吸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