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议定价钱。 宋 鲁应龙 《括异志》:“ 嘉兴府 周大郎 ,每卖香时,纔与人评直。或疑其不中, 周 曰:‘此香若不好,愿出门当逢恶神扑死。’常以此誓为词。”
“评直”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评直指“议定价钱”,即通过商议确定商品或物品的价值。该词主要用于古代交易场景,强调买卖双方对价格的协商过程。
词源与出处
该词出自宋代鲁应龙的《括异志》。书中记载了一位名为周大郎的卖香人,每次交易时都会与顾客“评直”(即议价),并以誓言保证香的质量。
用法特点
拼音与读音
拼音为píng zhí(平声、阳平)。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具体用法,可参考《括异志》相关记载。
《评直》是一个汉语词语,具有对某事物做出公正、公平、客观的评判的意思。
《评直》的拆分部首为扌(手部),笔画数为9画。
《评直》一词由“评”和“直”两个字组成。“评”字表示审定、评判,而“直”字代表正直、诚实。合在一起就形成了“评直”,意为公正评判。
《评直》的繁体字为「評直」。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经历了多次演变。古时候,《评直》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上与现代写法相似。
1. 他对待每个人都很公正,总是能够做到评直判明。
2. 法官应该以评直的态度对待每一个案件。
- 审评:审查或评判事物的过程。
- 直言不讳:直接、坦率地说出自己的意见。
- 公正:不偏袒任何一方,尽力做到客观和公平。
- 公正:公平、无私、廉洁。
- 正直:坦率、真诚、诚实。
- 公平:平等、合理、公道。
- 不公正:偏袒、不公平、不正当。
- 不直:偏僻、拐弯抹角、欺骗。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