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通缄的意思、通缄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通缄的解释

通书信。 明 何景明 《赠祖邦》诗:“ 白下 通缄少, 燕都 见面迟。” 杨树达 《<高等国文法>序例》:“如教者用之讲授,发生疑义时,即请直接通缄商榷,敬当一一详答。”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通缄"是一个较为古雅的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与现代汉语中的"通信"或"互通书信"相近,但更具书面色彩。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对其详细解释:

一、字义解析

  1. 通:本义为贯通、到达,引申为互相往来、交流。
  2. 缄:本义指捆扎器物的绳索,后特指封闭书信或文件(如"缄封"),也指书信本身(如"华缄")。此处取其"书信"之意。

二、词汇本义与引申义

三、用法与语境

四、与现代词汇的关系

网络扩展解释

“通缄”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tōng jiān,其核心含义为互通书信。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用法与例句

  1. 古文用例:

    • 明代何景明《赠祖邦》诗:“白下通缄少,燕都见面迟。”
      (意为:在南京书信往来少,到北京见面又太迟。)
    • 杨树达《<高等国文法>序例》:“如教者用之讲授,发生疑义时,即请直接通缄商榷。”
      (意为:教学中若有疑问,可通过书信直接讨论。)
  2. 现代延伸:
    可泛指通过文字形式(如信件、邮件)进行沟通,但属于较文雅的书面表达。


常见混淆


“通缄”是古汉语中关于书信交流的词汇,现代使用较少,多见于文学作品或历史文献。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相关古籍。

别人正在浏览...

把下贝母犇遁辩察碧霞元君祠孛孛丁袹首测力超低温持辩楚人一炬从卫村鸟答扰灯窗丁坝堆内凡例风雨枎疏刚齐跟即诡惑海碗和市侯头哗喇混茫交朋友静恬梁鷰联肩立幅流生龙王兵免税店魔风闹魔旁嚣破斧缺斨轻煖觞觥慎核市沽时和岁稔事化市衢私底下私金崧镇算术平均数踏故习常天地折踢墨笔望云亭畏友乌榄下陈乡场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