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立幅的意思、立幅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立幅的解释

即立轴。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内大臣 明珠 之称寿也, 崑山 徐司寇 以金笺立幅请於先生,欲得一诗侑觴。”参见“ 立轴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立幅”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在书画装裱和展示领域使用,指一种特定形制的书画作品。其详细解释如下:

一、 基本释义

“立幅”指竖式悬挂的书画作品形式。它通常指装裱后呈竖长条状,上下两端有轴杆(上方为天杆,下方为地杆),供垂直悬挂欣赏的卷轴书画。其核心特征在于其竖长的形制和悬挂的展示方式。

二、 形制特点

  1. 竖长比例: 立幅的高度远大于宽度,整体呈狭长的竖长方形。这是区别于横幅(横长形制)的最主要特征。
  2. 装裱形式: 通常由画心、镶料(如绫、绢、锦等)、天头、地头、隔水、惊燕(有时有)、天杆、地杆、轴头等部分组成。装裱工艺使其便于卷收和悬挂。
  3. 轴杆结构: 顶部装有较细的天杆,用于系挂绳;底部装有较粗的地杆,两端常配轴头,便于卷画时手握和增加重量使画幅下垂平整。

三、 悬挂与展示

立幅的主要功能是垂直悬挂于墙面供人观赏。悬挂时,通过天杆上的挂绳或铜鼻固定于壁面挂钩。悬挂后,画幅自然垂展,便于从正面欣赏。这种形式适用于表现高山飞瀑、树木人物等需要纵向构图的主题。

四、 历史背景与应用

立幅是中国传统书画装裱的重要形式之一,历史悠久,与中堂、对联、条屏等形式密切相关。它广泛应用于厅堂、书斋等空间的装饰与艺术欣赏。在传统语境下,“立幅”有时也特指尺幅较小的竖幅作品,区别于较大的“中堂”。

五、 相关术语

主要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立幅”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lì fú,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

  1. 字画装裱形式
    指高而窄的竖式字画,尺寸比中堂(传统大幅书画)小,通常以立轴形式装裱。例如清代陈康祺《郎潜纪闻》中提到:“昆山徐司寇以金笺立幅请于先生,欲得一诗侑觞。”

  2. 文辞立意高远(需谨慎参考)
    部分资料提到“立幅”可形容文辞或文章内容立意深远、出类拔萃,但此用法在其他权威来源中未明确提及,可能与“立意”混淆,建议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立幅”更常见的含义是书画装裱术语,指竖式立轴作品。若用于形容文学作品,需注意语境是否合理。

别人正在浏览...

爱国统一战线傍亲阪隰巴依冰鱼闭塞采访使焯然稠呼呼低能儿冬季发帘公夏乖小使鼓纛圭角闺苑海龙王黑不溜球欢伯鴅吺节妇惊矍金丝酒酒素镌错骏马换倾城刊正科举痾痒莲米六奋六列轮扁斫轮驴夫敏逊弄矢胖子年坡陀嗛鼠切正青菜刘鳅蚖人参果神术蛇钻窟洞蛇知道首策水职苏木苏武牧羊探赜钩深天厨头大无济于事香葇缃帻响臻晓譬小人书协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