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泛指酒器。 唐 李翱 《祭刘巡官文》:“饮酒终夜,觴觥往还,笑言无虐,咸尽于欢。”
“觞觥”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泛指酒器。以下为详细解释:
觞觥(shāng gōng):
指代古代饮酒器具的统称,包含觞(酒杯)和觥(大型酒器)两类器物。
觞(shāng)
觥(gōng)
唐代李翱《祭刘巡官文》提到:“饮酒终夜,觴觥往还,笑言无虐,咸尽于欢。”
此句通过“觞觥往还”描绘了宾主用不同酒器畅饮的场景。
更多信息可查阅《汉语大词典》或《古代器物考》等典籍,或参考搜狗百科词条。
觞觥(shāng gū)是一个汉字词语,指的是古代中国盛酒的器具,也用来形容喜庆、祝贺的场合。
觞觥的部首是见(jiàn),由觜(zuǐ)和吅(xiān)构成。它的总笔画数为16。
觞觥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中,原指古代祭祀时盛酒的杯器。在古代文献中,它的写法有时会使用繁体字“觴觥”。
古代汉字写法中,觞觥的形状与现代写法稍有不同,它的“口”字旁通常写得更大,给人一种宽敞明亮的感觉。
1. 他们举起觞觥,庆祝新年的到来。
2. 观众们高举着觞觥,为演出的成功鼓掌喝彩。
觞觥典礼、齐觞盛宴、敬酒觥筹、觥筹交错
祝酒、举杯、欢笑杯、共鸣杯
敬酒不吃吃罚酒、举杯不出声、敬酒不敬人、杯酒释兵权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