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听用的意思、听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听用的解释

(1).听从并予采用或任用。《书·多士》:“予一人惟听用德,肆予敢求尔于天邑 商 。” 孔 传:“言我 周 亦法 殷 家,惟听用有德。”《诗·大雅·抑》:“於乎小子,告尔旧止,听用我谋,庶无大悔。”《史记·商君列传》:“王即不听用 鞅 ,必杀之,无令出境。”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五:“ 高宗 临朝,尝曰:‘朕即位听用非人,至今痛恨之。’”

(2).听候使用或任用。 明 罗贯中 《风云会》第二折:“某一向就在军门听用。”《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奉圣旨: 权 某准回籍调理,病痊赴京听用。”京剧《杨门女将·灵堂》:“太君,此番出征,老朽虽然年迈,也要与你解押粮饷,军前听用。”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听用”是汉语中具有历史感的复合动词,由“听”与“用”两个语素构成。根据权威词典及古籍用例,其含义可从以下四方面阐释:

  1. 基本释义

    指接受并采纳意见、建议或计策,或指被任用。例如《左传·昭公元年》中“谋听用”即“谋划被采纳”之意(参考《汉语大词典》)。《古代汉语词典》补充其可表“听从调遣”,如《史记》中“士卒皆听用”。

  2. 词源分解

    • 听(聽):本义为“以耳感知声音”,引申为“接受、顺从”。如《说文解字》释“听,聆也”。
    • 用:甲骨文象形为“桶”,后衍化出“施行、任用”义(参考《汉字源流字典》)。

      二者组合后,强调“接受并施行”或“被纳入使用”。

  3. 现代语境延伸

    现代汉语中,“听用”多用于书面语,如“听用方案”指采纳计划(参考《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亦保留“备用”含义,如“听候差遣”。

  4. 相关词组

    衍生词“听候调用”“听凭驱使”均承袭“接受指令并行动”的核心语义,体现服从性与被动性(参考《中华成语大辞典》)。

网络扩展解释

“听用”是一个古汉语词汇,现代使用较少,但在历史文献和文学作品中较为常见。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1. 听从并予以采用或任用
    指意见、建议或人才被采纳或委以职务。例如:

    • 《诗经·大雅·抑》提到:“听用我谋,庶无大悔”,意为“若听从我的谋略,便不会有大的悔恨”。
    •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指若君主不任用商鞅,则需将其除掉。
  2. 听候使用或任用
    指处于待命或备用状态。例如:

    • 明代小说中描述“拨两只海船听用”,即安排船只随时待命。
    • 《西游记》中“永不听用了”,表示不再被任用或调遣。

二、延伸解析

三、使用示例

如需更全面的古籍例句或演变脉络,可参考《汉典》等权威辞书。

别人正在浏览...

阿香车编剧髀石博学鸿儒不可言宣采茶残膏剩馥呈询穿穴逾墙摴蒱对本对利多棱镜番第風簡奉命風勢風曉分惠伏辰赙祭槁骸高莽高冥供礼钩摭寒芦洪嗣黄骨髓护度火剂眷注决履絶衆苛削姱娥镂冰马埒毛脸密发敏辩濆沸飘曳燂洗亲疏如影随形三百钱上肩容易下肩难盛阴审核沈叹市权誓众受绐收缆收埋水虫松针碎职通古博今献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