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铁契的意思、铁契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铁契的解释

古代皇帝颁赐功臣授以世代享受某种特权的凭证。为 汉高祖 所创。铁制的契券上用丹砂书写誓词,从中剖开,朝廷和受赐者各保存一半。 唐 以后不用丹书,而是嵌金,并在券文上刻有免死等特权的文字。《汉书·高帝纪下》:“又与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契,金匱石室,藏之宗庙。”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铁契是中国古代帝王授予功臣或重臣的特殊凭证,具有丹书铁券的别称。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四方面解析:

一、形制与材质

铁契以铁板铸造,表面镌刻鎏金文字,形制多为卷轴状或板状,左右分券。据《汉书·高帝纪》记载,汉高祖刘邦曾制丹书铁契「与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契,金匮石室,藏之宗庙」,其材质象征誓约的永恒性。

二、功能属性

该信物具有三重法定效力:

  1. 免罪特权:持有者可免除九次死罪,子孙免除三次(来源:《后汉书·祭遵传》)
  2. 世袭凭证:保障受赐家族爵位世袭罔替
  3. 政治盟约:确立君主与臣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三、历史演变

南北朝时期铁契制度趋于完善,唐代发展出「金书铁券」新制。明代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颁赐34份铁券,现存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李善长铁券」实物长37.5厘米,厚0.25厘米,存世最完整者。

四、文化象征

在汉语语境中,「铁契」引申为牢不可破的承诺,《汉语大词典》释义为「以铁为契,比喻坚定的盟约」。宋代诗人陆游《唐书》诗云「丹书铁券山河誓」,已成为中华文化中信诺精神的物质载体。

(参考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古代典章制度大辞典》、中华书局《汉书》校注本、国家博物馆文物档案)

网络扩展解释

铁契是中国古代皇帝授予功臣的特权凭证,主要用于表彰功绩并赋予家族世代承袭的特权。以下是综合解释:

  1. 定义与起源
    铁契最早由汉高祖刘邦创立,作为帝王与功臣之间的契约凭证,通常以铁制券契为载体,用丹砂书写誓词。其核心功能是确认受赐者的特殊待遇(如免死、世袭爵位等)。

  2. 形制与使用

    • 汉代形式:铁契从中剖分为两半,朝廷与受赐者各持一半,通过拼合验证真伪。
    • 唐代演变:改为嵌金工艺,券文直接刻写“免死”等特权内容,不再使用丹砂书写。
  3. 历史意义
    铁契体现了古代“丹书铁券”制度,是皇权笼络功臣的重要手段。《汉书·高帝纪》记载其存放于“金匮石室”,以示庄重。唐代以后,铁契逐渐成为身份与特权的象征,但实际效力因朝代更迭有所变化。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实例(如存世文物),建议查阅《汉书》或唐代典章制度相关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挨晩百怪千奇嬖僮伯理碆卢部款猜急城堑诚意正心弛放赤天导致倒字打下马威端意福至心灵鬼蛱蝶害愁海绡寒檠后镜怀书皇规混扰虎神营护箱夹棒贱仕锦幅晶亮踞鼃食蛤乐善不倦联辔盭气离世遁上离忧楼船将军门限蔫红破鞋魄心芊眠挈瓶之知青鲲情踪器什山果神眉鬼眼施关发机筮嘉誓状摅抱四梵投石下井无名小卒想度相暌仙台秘府哮阚叶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