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戒尺的意思、戒尺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戒尺的解释

[ferule;teacher's ruler for beating the students] 旧时老师用以责打学校儿童的用具

详细解释

(1).佛教戒师向僧徒说戒时的用具,两块长方形小木,一仰一俯,仰木在下稍大,用俯木敲击发声。《百丈清规·沙弥得度》:“设戒师座几,与住持分手,几上安香烛、手炉、戒尺。”

(2).见“ 戒方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戒尺是中国传统教育器具与礼仪器物,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四个维度解析:

一、形制与功能定义(来源:《汉语大词典》 戒尺为长方形木制板状工具,长约40-60厘米,宽约5-8厘米,厚度约1厘米,边缘经圆角处理。主体功能包含:

  1. 古代私塾教师维持纪律的惩戒工具
  2. 儒家礼仪中象征师道尊严的仪仗器物
  3. 宗族仪式中祠堂陈设的礼制道具

二、历史演变轨迹(来源:《中国教育史》

  1. 先秦时期:作为"教刑"载入《周礼》,属"五刑"之末
  2. 汉代发展:结合"师严道尊"理念形成固定形制
  3. 明清鼎盛:出现雕花题字的艺术化形态
  4. 1905年废止:清政府《奏定学堂章程》明令禁用体罚

三、文化符号价值(来源:《礼制器物考》

  1. 儒学象征:体现"玉不琢不成器"的教育哲学
  2. 权力隐喻:木质结构暗合"规矩方圆"的秩序观
  3. 道德载体:常镌刻《弟子规》《朱子家训》选段
  4. 建筑呼应:其尺寸比例源自传统营造尺规制

四、当代转化应用(来源:《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 文房陈设:作为传统文化元素的装饰品
  2. 启蒙仪式:部分书院保留"开笔礼"击尺仪式
  3. 影视道具:历史题材作品的典型教育场景元素
  4. 工艺收藏:红木、紫檀材质的工艺品制作

网络扩展解释

“戒尺”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词语,其解释可分为以下五方面:

一、基本定义

戒尺是传统教育中用于惩戒学生的工具,由两块长方形木块组成,一仰一俯,通过敲击发声。旧时私塾教师常用它维持课堂纪律,对违反规定的学生施以手心击打等轻微体罚。

二、外形与结构

三、历史渊源

最早可追溯至西周,《尚书·舜典》中记载的“扑作教刑”即类似工具。明清时期成为私塾标配,兼具警示与惩戒功能。

四、引申与象征意义

现代语境中,戒尺被赋予纪律与标准的象征。***总书记曾以“戒尺”比喻党员干部应遵守的法规制度、党章党纪,强调“手握戒尺”需严守底线。

五、现状与争议

随着教育理念进步,戒尺的体罚功能逐渐被摒弃。现代教育更强调尊重与引导,部分国家或地区已明令禁止体罚。但在某些传统文化场景或佛教仪式中,仍作为仪式工具保留。

别人正在浏览...

鄙事博祸蔡屣延才憯凄钗子茶汤壶创稾椎埋狗窃大蚕达权电压放大器二十四番风非驳匪解飞熊入梦分付负依干顾公营关碍贯弓官官相为故态复作监考夹馅接丝鞭积劳成疾鯨鼓荆冠金褭蹄酒湩机械化刻骨相思宽以待人敛费历气离乡别土埋首莫可名状掊斥仆废虔竦寝绳曲碎曲衍戎菽桑鸠沈细书题司晨驷景死水锁士跳到黄河也洗不清讬契问语无渝下殇隙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