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体德的意思、体德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体德的解释

指先天的德性。《国语·吴语》:“昔吾先王,体德圣明,达於上帝。”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体德"是汉语中具有哲学意蕴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包含两个层面:

一、本体论维度 指事物本质属性的道德化呈现,源自《周易》"体仁足以长人"的哲学观。《说文解字》释"体"为"总十二属也",指人体的整体构成;"德"在《释名》中解作"得也,得事宜也",强调道德实践性。二者结合形成"本质属性与道德准则相统一"的哲学概念。

二、伦理学实践 《礼记·大学》"富润屋,德润身"的延伸解读中,"体德"指通过道德修养实现身心合一的生命状态。清代学者戴震在《孟子字义疏证》中阐释为:"体之于德,犹器之于工",强调道德修为对人格的塑造作用。

该词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列为"传统文化核心概念",其语义流变反映了中国哲学"天人合一"思想的发展脉络。在语义学层面,"体"作名词时指道德载体,作动词时含"践行"之义,与"德"构成动宾关系的复合词。

主要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2. 中华书局《说文解字注》
  3. 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4.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词典》

网络扩展解释

“体德”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主要解释,需结合文献来源和权威性信息综合理解:

一、现代语境下的解释(常见用法)

  1. 基本含义
    由“体”(身体健康)和“德”(道德品质)组成的复合词,强调身心双重修养,即一个人既要保持强健体魄,也要具备高尚品德。

  2. 使用场景
    多用于教育引导或道德评价,例如:

    • 赞扬:“他体德兼备,是学生的榜样。”
    • 批评:“体德不修,难当大任。”
  3. 延伸意义
    部分文献将其与文明建设关联,如倡导“讲学习、讲文明”的实践要求。


二、古典文献中的解释

  1. 词源考据
    最早见于《国语·吴语》:“昔吾先王,体德圣明,达于上帝。”此处“体德”指先天的德性,强调与生俱来的高尚品性。

  2. 古籍用例
    如《赠韩德真诗》中“体德逶迤”形容人物德行深厚,兼具内在修养与外在风范。


三、相关概念辨析

现代使用中“体德”多指身心修养的统一,古典语境则偏向先天德性,需根据具体文本判断含义。

别人正在浏览...

傲睨得志拔地巴扎北辙南辕簸籭差承廛肆传袋词丈诞授短外套断险顿递司放良凡流烦忙封关负妒付与该括骨蹻哈号龢平华薄咶絮黄金躯祸魁匠世进居近视涓壒军年款恻狂风怒号连根烂络丝虫蠓虫奴性乾涸启求入子三告官刹海山路深故舌子时漏霜毫顺慈袒荡外族惋怆玩黩隈蔚文算五间无线电通信舞羽厢嵌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