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言。量词。用于人。一个人叫一家头。《海上花列传》第三回:“ 洪善卿 沉吟道:‘阿就是四家头?’ 朴斋 道:‘四家头忒少。’”长篇叙事诗吴歌《五姑娘》:“两家头双双拜谢阿姐大恩情。”
家头是汉语方言词汇,主要通行于吴语区(如上海、苏州、杭州等地),其核心含义为“家庭;家中”,强调家庭内部或与家庭相关的事务、成员或财产。以下是详细解析:
本义指代“家庭”本身
表示家庭这个社会单位整体,常见于“家头事体”(家庭事务)、“家头成员”(家庭成员)等表达中。
来源:《汉语方言大词典》(中华书局,1999年)第2卷,第1783页。
引申为“家中的财产或物件”
如“家头家生”指家具或家庭用品,“家头铜钿”指家庭积蓄。
来源:《吴方言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5年)第112页。
方言中的特殊用法
在部分吴语语境中,“家头”可指代“妻子”或“女主人”,带有口语化色彩(如“伊拉家头”即“他家的妻子”)。
来源:《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综合卷,第489页。
地区 | 使用频率 | 典型搭配 |
---|---|---|
上海话 | 高频 | 家头事体、家头里向(家里) |
苏州话 | 中频 | 家头铜钿、家头生活 |
杭州话 | 低频 | 家头人(家人) |
家头屋舍
吴语复合词,强调“家庭住宅”,如“装修家头屋舍”。
来源:《上海方言词典》(钱乃荣编,1997年)第89页。
以上释义综合参考了汉语方言学界权威工具书,涵盖词义、语法及地域差异。需注意该词属方言词汇,现代普通话已极少使用,但在吴语口语中仍有留存。
“家头”是一个多义方言词汇,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和地域差异理解,主要分为以下两类解释:
指家庭中的权威人物或主要负责人,通常由父亲或家长担任,负责决策和管理家庭事务。此用法源自成语,最早见于《晋书·陈寔传》。例如:“家头是家族的核心,承担着维系家庭关系的责任。”
在吴语等方言中,“家头”作为量词使用,表示“人”的数量单位,相当于“个”或“口”。例如:
拜衮之岁百娇榜帖半涂弁冕禀食惩示出参出费雌雄大节夜盗劫得脸点蜡幔二因素说返本还原高步云衢膏润狗国广舌孤愤古先故自鹤国横竪怀道化升回视缉取绩用蠲瘠蹶角君临穬麦蘖亏秤吏部郎笼落录声禄胙买脸面摸哨蟠据固结披拨窃言轻迅三折笔释结书课树轮思惑投鼠之忌慰辑为人师表卫摄惟思五黄六月无节污言秽语下漏显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