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顿地的意思、顿地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顿地的解释

住宿的地方。 宋 徐铉 《稽神录·袁州老父》:“老父侍食於前,因思长吏朝使行县,当有顿地,此何为哉,意色甚疑。”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顿地"在现代汉语中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均作动词使用:


一、核心释义:叩首至地(佛教礼拜动作)

指跪拜时以额头触地的行礼方式,属佛教五体投地礼的组成部分。此动作象征虔诚与敬畏,常见于宗教仪式或古典文献描述的叩拜场景。

例证:

"信众合掌顿地,默诵经文。"(描述跪拜动作)


二、延伸释义:跺脚(方言/古语)

  1. 用力踏地

    表强烈情绪(如愤怒、焦急),动作幅度大于普通跺脚。

    例:

    "他气得顿地大骂。"(突显情绪激烈)

    注:此用法现代多见于方言或文学修饰。

  2. 突然倒地(古白话)

    见于明清小说,表因外力或虚弱而猛然跌倒。

    例:

    "那妇人哭得昏厥,顿地不起。"(《金瓶梅》类语境)

    注:此义现代已罕用。


权威参考来源

释义综合自以下汉语工具书: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顿地"词条
  2.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顿"字释义引申
  3. 《佛教大辞典》(中华书局)宗教礼仪相关术语
  4. 明清白话小说语料库(如《金瓶梅》《水浒传》用例)

因词典类内容原始来源多为纸质文献,暂无法提供直接数字链接。建议通过图书馆或学术数据库查阅上述工具书验证。

网络扩展解释

“顿地”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需结合语境和来源进行区分,主要包含以下两种解释:

一、古义:住宿的地方

这一含义源自宋代文献,指临时停留或住宿的场所。例如:

二、现代用法:突然的动作或状态变化

  1. 动作描述
    指用力跺脚、叩击地面或突然停止的动作。例如:

    • “顿足捶胸”中的“顿地”表示跺脚。
    • 提到“顿”字本义与粮囤装粮时重担落地有关,引申为“停顿”“顿地”。
  2. 副词用法(顿时、立刻)
    作为副词短语,表示事件或情绪的瞬间变化,如“听到消息,他顿地泪流满面”。

使用注意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汉语大词典》或《五代史平话》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腤头奔马图比讽赑匿部汇粗悍待诏打裥淡宁大农打围大贤虎变點播点翰跕蹝丁香头度身费难風幔负薪戆大贺楼合瓢护念江瑶姣孋傢什解救卷地皮举国若狂克化客死款语李公佐梅红梅花阵美缺瞢腾妙择密机扭送判事配享从汜篇什魄门齐娥取义仍陋袭简润风风尚论沙魇说议私当擡驾逃命团花簇锦慰问品汙德污君相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