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台令的意思、台令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台令的解释

(1).即陵台令。 唐 代掌陵寝之官。《新唐书·礼乐志四》:“陵司旧曰署,十三载改 献 、 昭 、 乾 、 定 、 桥 五陵署为臺,令为臺令。”

(2).御史台的规章。《宋史·职官志四》:“旧《臺令》,御史上下半年分诣三省、枢密院点检诸房文字,轮诣尚书六曹按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台令"是汉语中具有多重含义的复合词,根据《汉语大词典》及古代文献记载,其释义可分为以下两个层面:

一、官职名称 古代指御史台的属官,始见于汉代官制。据《后汉书·百官志》记载,御史台作为中央监察机构,其长官御史大夫下设"台令史",负责文书起草与档案管理。唐代沿袭此制,《唐六典》卷十三载:"御史台置令史十有五人,掌受事发辰",主要职责包括记录官员奏事内容与时辰。

二、天文术语 指三台星官所主掌的律令,《晋书·天文志》有载:"三台六星,两两而居……西近文昌二星曰上台,为司命,主寿;次二星曰中台,为司中,主宗室;东二星曰下台,为司禄,主兵,所以昭德塞违也"。此处"台令"特指星官对人间律令的昭示作用,体现了古代"天人感应"的宇宙观。

网络扩展解释

“台令”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古代词汇,具体解释需结合历史语境:

一、官职名称:陵台令

  1. 职能:为唐代设置的官职,主要负责管理皇家陵寝事务,包括陵墓维护、祭祀礼仪等。
  2. 历史沿革:据《新唐书·礼乐志四》记载,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年),将原本的陵署改制为“台”,其长官即称“台令”,涉及献陵、昭陵、乾陵等五座重要皇陵的管理。

二、机构规章:御史台制度

指御史台的行政法规,例如宋代《台令》中规定御史需定期巡查三省、枢密院及六曹,监督文书档案和行政事务。

补充说明

建议需要具体应用时,需结合上下文判断指向官职还是法规。

别人正在浏览...

安宅正路熬熬办公桌北大西洋暖流陂障冰华不管一二材干潮鸣电挚插嘴乘城成光叱名持颐虫白蜡酬抗除籍错然单衫得胜头回发爵梵刹焚爇富溢改折刚正不阿行壠滑擦笏带毁方瓦合徽嫿教忠举目千里哭嫁联合联婚连圻猎犬龙须菜逻打茂异杪秋纳谏平衍蛩蚊毡穷裔神智体神助施谋用智食事四妃丝罗秃毫托根妄妖文劄乌龙茶像煞先政鸂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