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同年的意思、同年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同年的解释

(1) [the same age;the same year]

(2) 相同的年份

同年出生

(3) b 〈方〉∶年纪相同

(4) [having passed the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 in the same year]∶科举考试同榜考中的人

同年曰君赐不可违。——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详细解释

(1).年龄相同。《后汉书·乐成靖王党传》:“﹝ 刘党 ﹞与 肃宗 同年,尤相亲爱。”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顾悦 与 简文 同年,而髮蚤白。” 巴金 《家》二:“ 琴 和 觉民 同年,只是比他小几个月,所以叫他做表哥。”

(2).同一年。 唐 杜甫 《哭李尚书》诗:“ 漳 滨与 蒿里 ,逝水竟同年。” 杨伦 笺注:“言生病死葬,皆在是年也。”《三国演义》第一回:“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3).“同年而语”的略语。《南史·赵知礼蔡景历等传论》:“ 赵知礼 蔡景歷 属 陈武 经纶之日,居文房书记之任,此乃 宋 齐 之初 傅亮 王俭 之职。若乃校其才用,理不同年,而卒能膺务济时,盖其遇也。” 唐 刘知几 《史通·鉴识》:“加以二传(《公羊传》《穀梁传》)理有乖僻,言多鄙野,方诸 左 氏,不可同年。”

(4).古代科举考试同科中式者之互称。 唐 代同榜进士称“同年”, 明 清 乡试、会试同榜登科者皆称“同年”。 清 代科考先后中式者,其中式之年甲子相同,亦称“ 同年 ”。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进士﹞俱捷谓之同年。” 元 萨都剌 《送郑天趣进柑入京》诗:“同年若问儂消息,为説愁来奈病何。”《醒世恒言·张廷秀逃生救父》:“你我虽则隔省同年,今日天涯相聚,便如骨肉一般。” 清 顾炎武 《生员论中》:“同榜之士,谓之同年。”《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二回:“ 宋次安 还是我乡榜同年呢!”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同年》:“余庚午乡举, 宛平 黄叔琳 开府係前庚午举人,曾为先后同年之会;大学士 史铁崖 并及见先后进士同年,真为盛事。”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二:“ 乾隆 己未, 赵秋谷 与新贵遥认同年, 沉归愚 诗云:‘后先己未亦同年。’”

(5).古 安南 苗民互称。参见“ 同年嫂 ”。

(6). 浙江 江山 一带称船家为“同年”。因船家多 桐严 ( 桐庐 、 严州 )人, 桐严 与同年,音近而讹。参见“ 同年妹 ”、“ 同年嫂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同年"是一个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以下主要含义:

  1. 年龄相同

    • 指两人或多人出生年份相同。例如《后汉书》记载刘党与汉肃宗「同年」出生,关系亲密。现代方言中仍保留此用法,如「同年出生」。
  2. 同一年份

    • 表示事件发生在同一自然年度,如「2020年武汉封城与东京奥运会延期原计划同年举办」。
  3. 科举制度中的特殊称谓

    • 始于唐代,进士及第者互称「同年」,明清时期扩展至乡试、会试同榜录取者。例如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中记载「同年曰君赐不可违」,反映科举同年间的礼仪交往。
  4. 引申用法

    • 古代安南地区(今越南)苗民互称「同年」,浙江江山一带因方言音近「桐严」而称船家为「同年」。

使用场景:现代汉语中主要用于描述年龄相同或时间同步,历史文献中则多涉及科举文化。若需了解更详尽的古代科举制度或方言用法,可参考(搜狗百科)和(查字典)等权威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同年的意思

同年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指同一年份,表示年龄相同或在同一年生活、发生、成立等。

拆分部首和笔画

同年的拆分部首是“口”和“一”,共有7笔。

来源

同年最初出现在《汉书·文苑传》中,书写时使用的是简化字形。

繁体

繁体字“同年”写作「同年」。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同年的写法可能与现代略有不同,但具体形态无法确定。

例句

1. 他们是同年的同学,从小一起长大。

2. 我和她同年出生,但她比我早几个月。

组词

同年龄、同年级、同年头、同年结、同年下嫁

近义词

同岁、同岁兄弟、同岁朋友

反义词

异年、异龄

别人正在浏览...

鳌愤龙愁白白朱朱白搭败纸霸略半边天备尝辛苦悲声载道变蛋兵工厂鉢盂常制扯谎承泄春端帖撮録大猫态胆大心细蔕芥咢然扼腕抵掌翻盆法势负局先生抚辖藁本攻无不克渐次交谲筋骨人进容烤箱郐下盔甲苦肉计老古板虑率明熀熀幕从沛厉潜退钱眼气煤轻笑人次散发上下忙奢宕沈灶生鼃室迩人遐试管势能属词説三道四送阅恬淡无欲调谐贴兑无分枭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