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腾腾的意思、腾腾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腾腾的解释

(1) [steaming;seething]∶比喻盛、旺盛。如:热气腾腾;怒火腾腾;怨气腾腾;杀气腾腾

(2) [drowsy;sleepy;dazed]∶蒙胧;迷糊貌

枯肠发发浇成浪,醉眼腾腾看作岚。——清· 钱谦益《谢藐姑太仆送酒》

(3) [soar]∶升腾

(4) 表示鼓声、心跳声、脚步声的象声词

详细解释

(1).升腾。犹飞。 唐 鲍溶 《琴曲歌辞·湘妃列女操》:“目眄眄兮意蹉跎,魂腾腾兮惊秋波。” 元 秦简夫 《赵礼让肥》第二折:“见腾腾的鸟起林梢。”

(2).升腾。犹飞射。 唐 仲子陵 《五丝续宝命赋》:“龙烂蛇伸,光气腾腾。”

(3).升腾。指不断向上升起。《秦併六国平话》卷下:“但见裊裊祥云影里,腾腾紫雾阴中,巍峨庙宇对名山,幽遽殿庭号福地。”《水浒传》第一○八回:“须臾,平空地上,腾腾火炽,烈烈烟生。”《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那老头儿……头上热气腾腾出了黄豆大的一脑门汗珠子。” 沙汀 《淘金记》九:“他的老太婆同寡媳正在烟雾腾腾的灶门前工作。”

(4).不停地翻腾滚动。 唐 韩偓 《倚醉》诗:“抱柱立时风细细,遶廊行处思腾腾。” 清 纳兰性德 《别意》诗之三:“独拥餘香冷不胜,残更数尽思腾腾。”

(5).比喻盛,旺盛。《前汉书平话》卷上:“战尘鬱鬱,杀气腾腾。” 明 梁辰鱼 《浣纱记·吴刎》:“你看怨气腾腾入九霄,堪笑 夫差 也只这遭。”莆仙剧《父子恨》:“一见吾妹死可怜,怒火腾腾问一遍。”

(6).形容某种情状达到厉害的程度。 唐 李绅 《忆汉月》诗:“燕子不藏雷不蛰,烛烟昏雾暗腾腾。” 宋 周邦彦 《醉桃源》词:“情黯黯,闷腾腾,身如秋后蝇。” 元 无名氏 《冯玉兰》第一折:“掩篷窗且捱过了今宵时分,不觉的困腾腾越减精神。” 明 谢谠 《四喜记·梦后伤怀》:“你为何困腾腾昼不醒,闷懨懨宵废眠。”《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八回:“依晚生看来, 莫某人 还不至於此;不过头巾气太重,有点迂腐腾腾的罢了。”

(7).舒缓貌;悠闲貌。 唐 司空图 《柏东》诗:“冥得机心岂在僧,柏东閒步爱腾腾。” 唐 寒山 《诗》之二六五:“腾腾自安乐,悠悠自清閒。” 五代 翁承赞 《华下霁后晓眺》诗:“花畔水边人不会,腾腾闲步一披襟。” 宋 陆游 《寓叹》诗:“浮世百年悲冉冉,闲身万事付腾腾。” 明 高明 《琵琶记·丞相教女》:“轻烟裊裊归香阁,月影腾腾转画簷。”

(8).蒙胧、迷糊貌。 宋 欧阳修 《蝶恋花》词:“半醉腾腾春睡重,緑鬟堆枕香云拥。” 宋 杨万里 《迓使客夜归》诗:“浄洗红尘烦碧酒,倦来不觉睡腾腾。” 清 钱谦益 《谢藐姑太仆送酒》诗:“枯膓发发浇成浪,醉眼腾腾看作嵐。”

(9).象声词。形容鼓声。 唐 韩愈 《汴泗交流赠张仆射》诗:“短垣三面繚逶迤,击鼓腾腾树赤旗。” 明 杜濬 《初闻灯船鼓吹歌》:“腾腾便有鼓音来,灯船到处游船开。” 清 陈维崧 《水龙吟·春夜听邻闺击鼓》词:“腾腾紞紞,慢如琢玉,骤如悬瀑。”

(10).象声词。形容心跳声。《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姑娘上了轿子……只把不定心头的小鹿儿腾腾的乱跳。” 端木蕻良 《科尔沁旗草原》六:“一个不小心,把自己一时秘密的感情,显露在大众前面,她的心腾腾地跳了。”

(11).象声词。形容抬脚高、落地重的脚步声。《小说选刊》1981年第6期:“‘我这个公社党委书记,总不能来给你们当队长吧。’这句话刚一落地,俺那口子欠起身子,腾腾就上了台。”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腾腾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腾腾”是一个汉语叠词形容词,主要有以下几层含义,其解释均基于权威汉语辞书:

  1. 形容气体上升或弥漫的样子:

    • 这是“腾腾”最核心的本义。指热气、烟雾、水蒸气等不断向上翻涌、扩散的状态。
    • 释义: 气体蒸腾上升的样子。
    • 来源: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明确指出“腾腾”用于“形容气体上升”。
    • 例句: “炉火很旺,热气腾腾。”(《现代汉语词典》例)
    • 引申: 常用来形容食物刚出锅时热气弥漫的景象,如“热气腾腾的包子”、“雾气腾腾的浴室”。
  2. 形容气势旺盛或行动迅疾的样子:

    • 由气体升腾的意象引申而来,用于形容抽象的事物如气势、情绪或具体的动作状态,显得旺盛、猛烈或急速。
    • 释义: 形容气势盛大的样子;也形容迅疾的样子。
    • 来源: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收录此义项,解释为“升腾貌;迅疾貌;旺盛貌”。
    • 例句:
      • “杀气腾腾”(形容凶恶的气势极盛)。
      • “烈焰腾腾”(形容火势猛烈)。
      • “他怒气腾腾地冲了进来。”(形容情绪激动、来势汹汹)。
      • “大军腾腾开拔。”(形容行动迅速、声势浩大)。
  3. 形容某种状态持续或缓慢进行的样子(较少用):

    • 有时也用于形容某种状态持续、缓慢地进行或弥漫。
    • 释义: 形容某种情状持续的样子。
    • 来源: 此用法在《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中虽非首要义项,但在文学作品中可见,体现一种弥漫、持续的状态感。
    • 例句: “睡意腾腾”(形容困倦的感觉逐渐弥漫开来)。 “暮霭腾腾”(形容暮色缓慢笼罩)。

“腾腾”的核心意象源于气体升腾的动态,主要描绘气体弥漫上升的具象状态(热气腾腾、雾气腾腾),并由此引申出形容气势旺盛猛烈或行动迅疾猛烈的抽象状态(杀气腾腾、怒气腾腾、烈焰腾腾)。偶尔也用于描绘某种状态持续弥漫的感觉(睡意腾腾)。其叠词形式增强了描绘的生动性和状态感。

构词特点: “腾腾”是形容词“腾”的重叠形式(AA式)。重叠后,语义上通常比单字“腾”(跳跃、上升)更强调状态的持续、弥漫和形象化,增强了描绘性和生动性。

网络扩展解释

“腾腾”是一个叠音词,其含义根据语境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1. 气体升腾状
    形容气体旺盛、不断上升的样子。例如:“热气腾腾”“雾气腾腾”。这种用法常见于描述蒸汽、火焰等自然现象。

  2. 比喻旺盛或强烈
    引申为某种情绪或状态达到强烈程度,如“杀气腾腾”“怒火腾腾”,多用于抽象情感的表达。


二、扩展含义

  1. 朦胧、迷糊貌
    用于描述视觉或意识模糊的状态,如清代钱谦益诗句“醉眼腾腾看作岚”,表现醉态中的迷离感。

  2. 升腾的动作
    指物体向上飞射或持续升起,如《秦併六国平话》中“腾腾紫雾阴中”,强调动态的升腾过程。

  3. 象声词
    模拟鼓声、心跳声或脚步声,如“鼓声腾腾”“心跳腾腾”,通过声音增强场景的生动性。


三、常见搭配与例句


如需更多例句或语境分析,可参考汉典、沪江词典等来源(如、5、7)。

别人正在浏览...

百叶邦比本份鬓葆不得人心参贺陈伯吹承前启后宸声衬衣车什出律倒板导航打鸭惊鸳递兴递废东家孔子动脚东园秘器敦睦藩台浮积馆谷焊铁皇佐夹毂检驳竭诚劫余灰锦匠客食隆曦挛结马烽棉花穣子籋子霹雳酵平晓辟旋千年一律前贤琼山七青八黄骑竹马曲听骚翁墨客身相霜雁舜英松花粉松雪擞抖抖孙敖俗言统天未果微露夏缦相忘心甘情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