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重的食器,丰盛的饭菜。引申指特殊恩宠。《北齐书·杨愔传》:“ 杨愔 ,字 遵彦 ……学庭前有柰树,实落地,羣儿咸争之, 愔 頽然独坐。其季父 暐 适入学馆,见之大用嗟异,顾谓宾客曰:‘此儿恬裕,有我家风。’宅内有茂竹,遂为 愔 於林边别茸一室,命独处其中,常以铜盘具盛饌以饭之。因以督厉诸子曰:‘汝辈但如 遵彦 谨慎,自得竹林别室,铜盘重肉之食。’” 清 俞蛟 《潮嘉风月记·佚事》:“此余家贤宅相,有 北齐 杨遵彦 之风,真足消受竹林别室,铜盘重肉者也。”亦省作“ 铜盘 ”。 唐 黄滔 《祭南海南平王文》:“虽琼树之未亲,若铜盘之已接。”
“铜盘重肉”是一个古代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源自《北齐书·杨愔传》:北齐名臣杨愔(字遵彦)自幼克己守礼,其父为激励其他子嗣,特设竹林别室,用铜盘盛装佳肴供他独享,并告诫其他孩子:“若像遵彦一样谨慎,也能得到此般优待。”
部分资料(如)将其解释为“贪恋享受”,但结合权威出处和典故,其核心应指向“因德才受宠”而非单纯的物质追求。
清代俞蛟曾用此语赞人:“有北齐杨遵彦之风,真消受竹林别室,铜盘重肉者也。”
铜盘重肉是一个成语,意指盛满了美食的盘子。它的拆分部首是金和瓦,笔画数为22画。该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仪礼·月令》中的记载:“君臣辅弼,父子重肉。”
在繁体字中,铜盘重肉的写法是「銅盤重肉」。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中,铜盘重肉的字形稍有不同,盘字的上方会多出一画,肉字的下方会有两个点,整体形状略为复杂。
以下是一个例句:“宴席上,主人亲自端来铜盘重肉,大家欣喜地享用着美味佳肴。”
可以通过组词的方式扩展铜盘重肉的用法,例如:银盘重肉、玉盘重肉等。这些词都表示装满了美食的盘子。
近义词方面,可以使用诸如美食满盘、佳肴丰盈等词语来表达相同的含义。
反义词则可以选择一些表示空盘或少量食物的词语,例如:空盘寂寞、小菜一碟等。
边务不得已布雷舰裁服大浪淘沙刀靶调罄抖簌簌抚恤金赶逐高姿态供餽公禄涵宥赫赫扬扬衡立滑稽戏婚飞江帆疆固郊寰近洋疾驶计治可剌答岚彩灵兔鹿鹿鲁论毛段毛子檄蘪芜米哈愍忌民生在勤募民盘石扑冬求信器韵躯格日射上届射电望远镜申控神女庙受耕水口水电站踏高蹻陶旊同甲会同恶相恤托嘱嵞山王嗣先知先觉晓漏小派下土醯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