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不得已的意思、不得已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不得已的解释

[cannot but;have to] 无可奈何;不能不如此

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详细解释

无可奈何;不能不如此。《老子》:“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汉书·景帝纪》:“乃者 吴王 濞 等为逆,起兵相胁,詿误吏民,吏民不得已。” 颜师古 注:“已,止也,言不得止而从之,非本心也。” 元 无名氏 《千里独行》第二折:“俺二叔叔不得已,降了 曹丞相 。”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五:“这三道防线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要是我能够集中资金在一个地方办厂,那发展会更大的。”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不得已"是一个汉语常用词,其核心含义是指在某种客观条件或形势逼迫下,出于无奈或没有其他选择而不得不采取某种行动或处于某种状态。它强调行为或决定并非出于主观意愿,而是迫于外部压力或现实困境。

以下是从汉语词典角度对其进行的详细解释:

  1. 字义分解与核心含义:

    • "得": 在这里表示"能够"、"可以"。
    • "已": 表示"停止"、"完结"。
    • "不得已": 字面意思是"不能够停止"、"无法罢休"。引申为情势所迫,无法避免或推脱,只能如此做。它表达的是一种被动、无奈、别无选择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动机。
  2. 词典释义(综合权威来源):

    •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的释义,"不得已"指"无可奈何;不能不如此"。例如:"万不得已"、"实在不得已,只好亲自去一趟"。
    • 《汉语大词典》的解释更为详尽:"无可奈何;不能不如此"。并举有《老子》中的经典用例:"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意指战争是凶器,君子只有在万般无奈、别无他法的情况下才会使用它。
    • 《古代汉语词典》同样解释为"无可奈何,不得不如此"。
  3. 语用特点与常见搭配:

    • 强调客观逼迫性: "不得已" 的重点在于强调导致行为的原因是外在的、强制的、无法抗拒的客观因素(如环境、形势、规则、他人要求、突发状况等),而非主观意愿。
    • 表达无奈情绪: 使用者通常带有一种遗憾、勉强、不情愿的情绪。
    • 常见结构:
      • "不得已而...": 这是最经典的用法,表示"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例如:"不得已而为之"(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才去做这件事)、"不得已才同意"。
      • "实/万/迫不得已": 用"实"、"万"、"迫"等词加强"无奈"和"别无选择"的程度。如"万不得已"(实在没有办法,实在不行)、"迫不得已"。
      • 作状语或定语: 如"这是不得已的办法"、"他不得已离开了家乡"。
  4. 与近义词的辨析:

    • "无奈": 虽然也含有"没有办法"的意思,但"无奈"更侧重于描述主观上的无力感、惋惜或认命的心态,其客观逼迫性不如"不得已"强烈。"无奈"可以单独使用或作形容词("很无奈"),而"不得已"通常需要与后续行为连用(如"不得已而...")或搭配程度副词("万不得已")。
    • "被迫": 强调受到外部压力或强制力而做某事,其"被迫"的程度通常比"不得已"更直接、更强烈,有时甚至带有不情愿但被强迫的意味。"不得已"则更强调在特定情境下没有更好的选择。
  5. 文化内涵:

    • "不得已"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对"势"(客观形势、趋势)的认知,承认个体在强大外部力量面前的有限性。
    • 它也常与儒家思想中关于"权变"(在特殊情况下变通地处理问题)的概念相联系,即在坚守原则("经")的同时,面对"不得已"的情况时允许采取变通措施("权")。

"不得已"是一个表达因客观情势所迫、别无选择、只能无奈采取行动的汉语词汇。它揭示了行为背后的被动性和无奈感,强调原因在于外部不可控因素而非主观意愿。其经典结构是"不得已而...",常与"万"、"迫"等字连用以加强语气。

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不得已”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bù dé yǐ,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基本含义

指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被迫采取某种行动,违背本意但别无选择。例如《老子》中提到“不得已而用之”,强调只有在别无他法时才会使用某种手段。

出处与典故

  1. 古典文献

    • 《老子》:“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 宋代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
  2. 近现代用法
    多用于描述因现实压力或困境而被迫做出的选择,如“卖房救急是不得已的决定”。

使用场景与例句

近义词与反义词

补充说明

英文可译为“act against one’s will” 或“have no alternative but to”。该词带有较强的被动性和无奈感,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情感色彩。

别人正在浏览...

白蕖比来殂殁村沙打担胆破心惊电钮动粘独占资本更生够了官僚资本后开灰滞驾鹅景龙谨守金玉满堂既死霸酒鬼箕箒妇开瀹考稽克郎球快畅两部蛙联盟临産铃网悋惜留目緑林山路路通旅逸帽钉靺鞈内战浓荫蔽日盘磴平头百姓七返灵砂轻缓琼葩棋品权均力敌撒乖梢公少宫省哉慎恪拾括顺可树檖绥劝体育馆误解衔尾峡纸斜纹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