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cutting tool used in carving seals]∶刻印刀(刻图章用的刀)的别称
(2) [stencil pen;stylus for cutting stencils]∶刻写蜡纸用的笔
(1).刻印刀的别称。以其用刀代笔,故名。亦借指雕刻艺术。 元 艾性夫 《与图书工罗翁》诗:“翁持铁笔不得用,小试印材蒸栗色。” 清 姜绍书 《韵石斋笔谈·国朝印章》:“铁笔之妙,莫过於 文三桥 、 何雪渔 。” 清 沉复 《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鲁璋 ﹞善写松柏及梅菊,工隶书,兼工铁笔。”《花城》1981年第2期:“﹝《梅花喜神谱》﹞成为科学和美学融汇一体之作,再加上刻工铁笔传奇,可以说是达到了三绝的境界。”
(2).刻蜡纸用的笔。笔尖用钢制造。
“铁笔”一词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
指雕刻印章时使用的刀具,因以刀代笔进行篆刻而得名,也代指雕刻艺术。例如:“铁笔银钩”形容雕刻笔触刚劲有力,元代文献中已有相关记载。
指刻写蜡纸的专用笔,笔尖由钢材制成,用于油印前的文字刻制。例如:“记者用铁笔在蜡纸上书写,再通过油墨印刷分发新闻。”
以上解释综合了权威词典定义及实际用例,完整信息可参考、6、7等来源。
铁笔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用铁制成的笔。它指的是古代用铁质作笔尖的笔,与现代的钢笔类似。铁笔也可以泛指任何用铁材料制成的写字工具。
铁在汉字中的部首是钅(金)和钉(钅)。铁笔的总笔画数为10画。
铁笔的字义源自古代的书写工具,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当时,由于纸张的稀缺和高昂的造纸成本,人们大多用竹简或者丝织物写字。铁笔的出现使得人们可以将汉字刻在陶器、竹片或木片上,成为较为耐用的书写工具。
繁体字"鐵筆"是铁笔的繁体写法,常用于繁体汉字书写的地区,如台湾、香港。
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在古时候,铁笔的字形中间的一横通常更长,直到两边稍微收敛,更加密集。这种写法在古籍、碑刻等文物中可以见到。
1. 他使用铁笔在竹片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2. 这支铁笔的笔尖非常锋利,书写顺畅。
铁符、铁板、铁钥匙、铁工、铁匠、铁锤等。
鐵錐、鐵筆、鐵釘(繁体中文)。
毛笔、粉笔、铅笔。
按寻拔蒲变奏不可分离超转扯撮除闇寸产黕黕诞哲大小子阨急尔格風紀扣浮椒辅援腐忠孤尖汉腊侯爵后坐黄奶护痛检察厅金齿紧张九夏俊兄抗御渴羗连枝草蒙垢谋反目瞪舌彊品进披攘泼口桥肚曲意奉迎人来客往如其稍带时复石太尉首阳耸慕籉簦搪撑陶运桃子天突题意筒箭投文牌温蠖相喣沫鲜活咸苦臔臔胁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