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考。 宋 曾巩 《议经费札子》:“诚詔有司,按寻载籍,而讲求其故,使官之数,入者之多门,可考而知;郊之费,用财之多端,可考而知。”
按寻是汉语中一个较为生僻的复合动词,其核心含义指通过仔细查考、追溯线索来探求或验证事物。以下从词典释义、源流及用法角度详细说明:
查考追溯
“按”本义为查验、依据(《说文解字》:“按,下也”),引申为审查;“寻”指沿线索探究(《玉篇》:“寻,索也”)。合成“按寻”后,强调系统性地依据线索或证据进行深入查证。
例: 古籍中需“按寻”典章制度之源流。
考据求证
在学术语境中特指通过文献或实物证据进行严谨考证,近义于“稽考”“考索”。
例: 历史学者常“按寻”出土文献以补正史之缺。
该词最早见于东汉典籍,后成为文言常用词:
“林案(按)寻旧文,潜深思于经籍。”
此例指杜林依据古籍文本考订经义,体现“按寻”的考据内涵。
“按寻《周礼》,无此仪制。”
此处指依据《周礼》文本查证礼制规范。
现代汉语中“按寻”多用于学术研究、古籍整理及法律文书等正式语境:
商务印书馆,2021年,第6卷第112页。
ISBN:978-7-100-18647-3
中华书局,2016年,第8页。
ISBN:978-7-101-11649-4
商务印书馆,2020年,第10页。
ISBN:978-7-100-17093-9
(注:以上文献可通过国家图书馆数据库或出版社官网验证原文。)
“按寻”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分析理解:
“按寻”意为查考,指通过查阅文献或资料进行考证。例如宋代曾巩在《议经费札子》中写道:“诚詔有司,按寻载籍”,即要求官员依据典籍查考相关内容。
该词多见于古代公文或学术论述,如曾巩的奏议(、2、4均引用此例),体现古代对典章制度的严谨考据传统。
“寻”单独使用时还有两种特殊含义:
注:现代汉语中“按寻”已不常用,需结合具体古文语境理解。若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古代汉语词典》相关条目。
阿爹傲愎拜具白足禅师豹枕拔丝彼岸碧緑彩云逞欲传诏丹方德表顶生王兜风断按翻摹風世赴汤蹈火抚篆宫钿冠子浩气长存爀爀怀香黄齑淡饭锦苞巨会空投口味老爷敛手足履凫驴媚髦杰勉彊冥锭逆命鸥泛评话乾冬潜光青燐清强轻世倾压晴昼如醉如狂婶子手绢四时八节特写亡厌玩色祥淑鲜艳夺目骁敢痟疾小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