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嬥歌的意思、嬥歌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嬥歌的解释

古代 巴蜀 一带的民歌。《文选·左思<魏都赋>》:“或明发而嬥歌,或浮泳而卒岁。” 张载 注:“嬥歌, 巴 土人歌也。 何晏 曰:‘ 巴 子謳歌,相引牵,连手而跳歌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嬥歌是汉语中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其含义可从字源、古籍记载及文化背景三方面阐释:


一、字义解析

  1. “嬥”的本义

    “嬥”读作tiǎo(《广韵》土了切),本义指姿态轻盈美好。《说文解字》释为“直好貌”,清代段玉裁注:“直好,直而好也”,形容女子体态修长端庄。

    引申义:

    • 动作轻巧灵活(如“嬥换”指敏捷更替);
    • 通“嬥”,指歌唱时声调婉转。
  2. “歌”的涵义

    “歌”即歌唱,特指有旋律的咏唱。结合“嬥”的声调特性,“嬥歌”强调以优美婉转的方式演唱。


二、古籍中的“嬥歌”

“嬥歌”最早见于汉代典籍,指古代巴蜀地区的对歌习俗:


三、文化关联

“嬥歌”与“踏歌”“竹枝词” 等传统民歌形式密切相关:


总结释义

嬥歌(tiǎo gē)是由“嬥”(形容姿态、声调轻盈美好)与“歌”(咏唱)组合的复合词,特指古代巴蜀及南方地区男女对唱的民歌形式,以声韵婉转、即兴对答为特点,是传统民俗音乐的重要载体。


参考资料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商务印书馆,2020.
  2. 《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2014.
  3. 《华阳国志校注》,巴蜀书社,1984.
  4. 李调元《粤东笔记》,清代刻本.
  5. 教育部《异体字字典》网络版(字号:C10007)

网络扩展解释

“嬥歌”是古代巴蜀地区(今四川一带)的民歌形式,兼具歌舞特征。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含义
    该词由“嬥”与“歌”组合而成,其中“嬥”本义指身材修长美好(),后引申为巴蜀歌舞;“歌”即歌唱。合称指巴地民众边唱边舞的表演形式。

  2. 歌舞形式特征
    根据文献记载,嬥歌具有集体性,表演者常“连手而跳歌”(),即手拉手边唱边舞,带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俗色彩。

  3. 文献出处
    主要见于《文选·左思〈魏都赋〉》:“或明发而嬥歌,或浮泳而卒岁。”张载注:“嬥歌,巴土人歌也。”何晏进一步解释其表演形式为“相引牵”的群体歌舞()。

  4. 相关补充
    “嬥”作为动词时,可单独表示跳舞动作(),而“嬥歌”则更强调歌舞结合的艺术形态,反映了古代巴蜀文化的生动场景。

别人正在浏览...

白发千丈百隧白苎衫傍险材轻德薄川后丹阙蜑雨掉文袋对簿公堂对内搞活发行人梗险固着鸿略槐岳狐首丘牋草解鬭井底之蛙井鲋决策学蹶机剧汉冷煖乐然撩乱丽寳历沴笼袖毛咕梅真泯合淜濆破禁千里情桥肚清典奇耦认户人心不古入己赃时出夙德肃睦贪利讨撮铁饭碗通肠米推恩枉费心力忘情负义完具晩西未委芜梗小猫熊袭次谐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