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韬钤的意思、韬钤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韬钤的解释

(1).古代兵书《六韬》《玉钤篇》的并称。后因以泛指兵书。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五:“ 赵蕤 者, 梓州 盐亭县 人也,博学韜鈐,长於经世。”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一》:“ 宋令文 、 彭博通 徒鬭气力,而不习韜鈐。” 清 感惺 《断头台·受谳》:“一班儿晓夜习韜鈐,磨新剑,著先鞭,估量着直捣到 长山 、 黑水 边。”

(2).借指用兵谋略。 唐 张说 《将赴朔方军应制》诗:“礼乐逢明主,韜鈐用老臣。” 清 王韬 《拟上当事书》:“ 湘 军、 淮 军夙称劲旅,统兵大员皆身经百战之名将,久嫺行阵,深諳韜鈐。”

(3).借指武将。 明 张煌言 《答赵安抚书》:“凡縉绅之家,韜鈐之族……概无诛求,以示宽厚。”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韬钤”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为tāo qián,其含义可从以下三方面解析:

  1. 本义
    指古代兵书《六韬》和《玉钤篇》的合称。这两部典籍被视为军事理论的重要著作,后逐渐成为兵书的代称。

  2. 引申义

    • 用兵谋略:如唐代张说诗句“韬钤用老臣”,即指运用军事策略。
    • 代指武将:因兵书与军事相关,也借以指代擅长军事的将领。
  3. 字义解析

    • 韬:原指弓剑的套子,引申为隐藏(如“韬光养晦”)或谋略(如“韬略”)。
    • 钤:本义为印章或锁具,后延伸指兵法要领。

示例用法:
宋代孙光宪《北梦琐言》提到“博学韬钤”,即称赞某人精通兵法谋略。

网络扩展解释二

《韬钤》的意思

《韬钤》(tāo qián)是一种古代文官封职的名称,意为隐藏智慧和才能的人。这个词在古代的朝廷中,用来指代那些具有出色智慧和见识的人才。

拆分部首和笔画

《韬钤》的拆分部首是钅和韦,其中钅表示与金相关的意义,韦表示与织布相关的意义。根据字典记载,它的总笔画数是18画。

来源与繁体

《韬钤》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礼制文化。在古代,朝廷为了选拔和任用有才能的人,会设立一些特殊的职位称号,以表彰其才能和智慧。《韬钤》这个词就是其中之一。

在繁体字中,韬钤的写法保持不变。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韬钤的写法与现在基本相同。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字形和笔画有微妙的变化。具体而言,字形上可能有些许差别,但整体结构和意义并无太大差异。

例句

1. 他受到了皇帝的赏识,被任命为韬钤之职。

2. 这位官员的能力非常强,堪称是一位真正的韬钤。

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组词:高韬(gāo tāo,意为高人才智)、人钤(rén qián,意为有才华的人)。

近义词:宝印(bǎo yìn,意为重要的印信)。

反义词:庸才(yōng cái,意为没有才能的平庸之人)。

别人正在浏览...

白鹤子波儿象不偢人偿命醝院大氐道妆雕候独立虙妃伏谒赣激功状馆议鲑禀过累寒瘦汉阴老好艾横私画虎类狗环刀彗孛婚宦简服检摄晈察叫更假头咭咭呱呱金吹击瓯戟气机窍君宰口敞礼阁鳞蛇批本频日披檐迁客骚人牵忙悄促促擎架清意漆纱戚施犬牙鹰爪饶言软炊三统历山穷水断市骏说得来探戈提邦停难蜕质吴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