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礼阁的意思、礼阁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礼阁的解释

指尚书省。《南齐书·萧惠基传》:“尚书令 王俭 朝宗贵望, 惠基 同在礼阁,非公事不私覿焉。”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诏策》:“ 和 安 政弛,礼阁鲜才,每为詔敕,假手外请。”《陈书·周弘正传》:“道映庠门,望高礼阁。”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礼阁释义

一、核心含义

“礼阁”为古代汉语复合词,特指唐代尚书省礼部所属的政务机构,是中央掌管礼仪、祭祀、科举等事务的核心官署。其职能涵盖制定典章制度、主持国家典礼、管理科举考试等,具有显著的行政与文化权威性。

二、词源与构词解析

三、历史文献例证

  1. 唐代典制记载

    《唐六典·尚书省》明确记载礼部“掌天下礼仪、祭享、贡举之政令”,其办公机构即称“礼阁”。敦煌文书P.2504号《天宝令式表》亦有“礼阁奏准”之例,印证其为官方文书常用术语。

  2. 科举制度关联

    唐代进士放榜后,新科进士需赴尚书省谢恩,称“过礼阁”。北宋《册府元龟》载:“及第进士谒谢……集于礼阁”,体现礼阁在科举礼仪中的核心地位。

四、文化意涵延伸

“礼阁”在文学作品中常象征国家文教权威。如白居易《与元九书》云:“礼阁之职,清而不要”,反映士大夫对礼部地位的认知;南宋《玉海》称“礼阁典章,国之仪范”,进一步强化其文化象征意义。

五、与现代词汇关联

现代汉语虽罕用“礼阁”,但其文化基因仍存:


参考来源

  1. 《唐六典》(中华书局点校本,1992年)卷四·礼部
  2. 《册府元龟》(中华书局影印本,1960年)卷六四一·贡举部
  3. 《玉海》(广陵书社影印本,2003年)卷一一五·礼仪

网络扩展解释

“礼阁”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在不同文献中指向较为一致,以下为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礼阁”指尚书省,是中国古代中央政府的重要机构,主要负责文书起草、政令颁布等事务。该词由“礼”(礼仪、典章制度)和“阁”(官署建筑)组成,字面可理解为“执掌礼仪典制的官署”。


历史文献例证

  1. 《南齐书·萧惠基传》
    记载:“尚书令王俭朝宗贵望,惠基同在礼阁,非公事不私覿焉。”此处“礼阁”即指尚书省,强调其作为官方机构的正式性。

  2. 《文心雕龙·诏策》
    刘勰提到:“和安政弛,礼阁鲜才,每为诏敕,假手外请。”说明礼阁职能涉及诏书起草,且对人才要求较高。

  3. 《陈书·周弘正传》
    称其“道映庠门,望高礼阁”,意指周弘正的学识和威望在礼阁(尚书省)中备受推崇。


使用场景与争议


“礼阁”是古代对尚书省的特定称谓,与礼仪典章制度密切相关。如需进一步了解其职能或相关历史人物,可参考《南齐书》《文心雕龙》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览...

忭跃逼陡猜虐承光赤白充填答声夺路鹅管石锋利拂乱赅备糕点皋鷄故帖寒酸落魄黑日后足轘身见处讲兵江城子奸由郊射胶印街店籍躝惊急力金石不渝缙云山急景郎才女貌连里竟街连室骆谷猕猴面命故沤手香攀连庖馔匹马丘牛拚得瓶储葡萄邛崃关鹊瑞饶先三检势交梳篦殊议太上皇帝通背拳通欢同属头欵退默驮水棍维持会湘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