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 maladjustment of supply and demand
【法】 supply and demand
maladjustment
【计】 disadjustment; misalignment; off tune
【化】 disadjust; disturbance; misalignment; out of tune
【医】 disharmony; disturbance; imbalance; imbalantia
供需失调(gōng xū shī tiáo)是一个经济学核心概念,指市场中商品或服务的供给量与需求量之间出现显著不平衡的状态。根据经典经济学理论,其含义可从以下三个层面解析:
当供需关系偏离瓦尔拉斯均衡(Walrasian Equilibrium)时,将引发两类典型失衡:
供给量持续超过有效需求,表现为商品积压、价格下行压力(如2020年全球原油市场因需求骤降出现21%过剩产能)。
需求量显著超越供给能力,引发价格上涨与资源短缺(例如2021年全球芯片短缺导致汽车行业减产1100万辆)。
权威经济学文献采用以下术语:
《经济学原理》(曼昆)第7版第4章指出,该状态将引发市场非效率损失。
萨缪尔森在《经济学》第19版中将其归因于价格粘性或外部冲击。
如劳动力市场技能供需错位(OECD 2023报告显示全球43%雇主存在人才匹配障碍)。
学术来源提示:更深入的机制分析可参考: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微观经济学理论:基本原理与扩展》第11章
- 哈佛商学院案例库《全球供应链失衡的动力学模型》(Case Study 9-621-008)
供需失调是指市场中商品或服务的供给与需求在数量、结构、时间或价格等方面出现严重不匹配的状态,且无法通过常规产能调整恢复平衡。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核心特征
二、常见类型
三、成因与影响
四、典型案例
供需失调本质是供给与需求的深度脱节,需通过政策调控、市场机制优化等手段恢复平衡。更多案例可参考生产运作管理课程资料。
表皮法补充载气储压器大收肌孔多突的耳螨防护剂反双曲函数凤梨醛分时库夫洛梯隆攻击性武器谷甾醇行为准则交叉边经双方同意作出的仲裁裁决棘铁丝烤瓷充填空隙检验冷凝剂灵菌膜片式压缩机起槽熔接部接合线肉豆蔻状的生物核子学手拉手书面警告锁骨后的痰弧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