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 arithmetical means
等差中项是等差数列中位于两个已知数之间的特定中间项,其数学定义为:若三个数$a$、$b$、$c$构成等差数列,则$b$称为$a$和$c$的等差中项,且满足关系式
$$
b = frac{a + c}{2}
$$
这一概念在汉英词典中对应英文术语“arithmetic mean”或“average of two numbers”,强调其作为等差数列核心对称点的特性。例如,在数列$2$、$5$、$8$中,$5$是$2$和$8$的等差中项,验证了等差中项平衡前后项的数学对称性。
从学科权威性角度,等差中项的应用广泛涉及代数、统计学及工程计算,例如用于均匀分配数据间隔或求解连续变量的中间值。中国教育部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将其列为等差数列的核心知识点,要求掌握其推导与应用方法。此外,国际数学教材如《普林斯顿数学指南》也将其与几何中项对比,突显其在数论中的基础地位。
参考资料:
等差中项是等差数列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在三个数构成的等差数列中,位于中间的数与前后两个数的关系。具体解释如下:
若三个数 (a)、(b)、(c) 构成等差数列,则中间的 (b) 称为 (a) 和 (c) 的等差中项。根据等差数列的性质(后项减前项的差相等),可得:
$$ b - a = c - b $$
化简后得到公式:
$$ b = frac{a + c}{2} $$
即等差中项等于前后两数的算术平均数。
例如,数列 (3, 5, 7) 中,(5) 是 (3) 和 (7) 的等差中项,因为 (5 = frac{3 + 7}{2})。类似地,若已知 (a = 10) 和 (c = 20),则等差中项 (b = frac{10 + 20}{2} = 15)。
通过这一概念,可以简化等差数列相关问题的分析与计算。
吡甲硝苯脲齿初始散列地址电位分析法杜克氏法反键分子轨道发生率根皮甙配基环层会计手册教材甲状腺性神经衰弱结构化英语询问语言计量的警示灯可耗减的酪样粪恋绸癖流过麦卡锡氏反射描界器炔雌烯醇生理无效区实际训练受益权人双软盘驱动器司法见解调度规则停止公权涂氧阴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