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 oxide-coated cathode
besmear; blot out; imbrue; scrawl; smear; spread
【医】 apply
【化】 oxygen cathode
涂氧阴极(Oxygen-coated cathode)是电化学领域中的专业术语,指在阴极基体表面涂覆含氧功能涂层的电极材料。该技术通过物理或化学沉积工艺,在导电基底上形成纳米级氧化物薄膜(如氧化钴、氧化锰等过渡金属氧化物,用于提升电极的催化活性和结构稳定性。
从结构组成分析,典型涂氧阴极包含三层架构:(1)金属集流体(如铝箔或镍网),(2)过渡金属氧化物活性层,(3)表面修饰的氧缺陷调控层。这种复合结构能有效降低氧还原反应(ORR)的过电位,在燃料电池和金属-空气电池中具有关键作用。
牛津大学电化学实验室的研究表明,涂氧阴极的电荷转移效率比传统电极提升40%以上,这归因于涂层材料中形成的氧空位对电子传输路径的优化(《电化学器件前沿》第3卷第12期)。美国能源部2024年技术报告指出,采用梯度氧浓度涂层的阴极体系,可使锌空电池循环寿命突破2000次。
该技术已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和工业电解槽,具体案例包括特斯拉4680电池的氧化锂镍锰(NCMA)阴极涂层设计,以及普拉格能源质子交换膜电解槽的铂-氧化铱复合阴极。需注意,涂氧阴极的性能高度依赖涂层结晶度控制,通常需要原子层沉积(ALD)等精密制备工艺。
“涂氧阴极”是电子器件中一种特殊类型的阴极,其核心特征是在阴极表面涂覆氧化物材料以增强电子发射能力。以下为详细解释:
阴极的基本定义 阴极是电池或电子器件中释放电子或连接电源负极的电极。在电解池中,阳离子在此获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在电子管中,它是电子发射的来源,如敷氧化物的金属丝。
“涂氧”的作用 “涂氧”指在阴极表面涂覆氧化物(如氧化钡、氧化锶等),这类材料具有低逸出功特性,可显著降低电子发射所需能量,提高发射效率。这种工艺常见于真空管、显像管等设备中。
涂氧阴极的综合定义 涂氧阴极是通过在金属基底(如钨丝)表面涂覆氧化物层制成的电子发射极,其通过热电子发射或场致发射原理工作,广泛应用于需要高效电子源的场景,例如早期显像管和某些特种电子管。
提示:若需了解具体氧化物成分或工艺细节,建议参考电子材料或阴极工程领域的专业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