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凝固汽油(Napalm)是二战期间研发的凝胶状燃烧剂,由汽油与增稠剂(如环烷酸、棕榈酸铝盐)混合形成黏稠燃料。该词源自英语"napalm",为"naphthenic acid"(环烷酸)和"palmitic acid"(棕榈酸)的合成词,《牛津英语词典》将其定义为:"a flammable substance used in incendiary bombs, made by gelling petrol with aluminum soaps"。
该物质1942年由哈佛大学化学家团队开发,具有附着力强、燃烧时间长的特性(800-1200°C),能持续15-30分钟。军事应用主要包括:
国际红十字会报告指出其违反《特定常规武器公约》第三议定书,2003年起禁止对平民使用。《不列颠百科全书》记载越南战争期间约38.8万吨凝固汽油被投放,造成大规模人道主义危机。
凝固汽油是一种经过特殊处理的凝胶状可燃物质,主要用于军事燃烧武器。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凝固汽油是通过在普通汽油中添加稠化剂(如环烷酸铝皂、脂肪酸铝皂等)形成的胶状混合物。这种处理使汽油具有粘附性和缓释燃烧特性,燃烧温度可达约1000°C。
该物质由美国在1942年研制成功,二战期间首次大规模应用于凝固汽油弹和喷火器。其英文名“napalm”源自稠化剂成分环烷酸(naphthenic acid)和棕榈酸(palmitic acid)的缩写组合。
提示:凝固汽油因违反人道主义原则,现已被《特定常规武器公约》限制使用。
丙烷基不眠症超声速流磁动流体力学回转仪大肠杆菌群单方离婚电报局动态照相反演轴父道工农业产量的增加化工炉类简并振动间接标价法接触反射进入键紧张的眶隔灵点组成逻辑门绿林好汉破坏对锁者区域作图机肉芽性骨炎入门的乳糜性胸膜炎四杆臂式双动水力减震器私人信托微程序控制机微计算机功能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