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疹的英文解释翻译、玫瑰疹的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医】 roseolous
分词翻译:
玫瑰疹的英语翻译:
【医】 rose rash; rose spots; rose-rash; roseola
专业解析
玫瑰疹(Roseola),在汉英医学词典中通常对应术语Roseola infantum 或Exanthem subitum,是一种常见的婴幼儿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其核心特征与详细解释如下:
-
定义与临床表现 (Definition & Clinical Presentation)
- 玫瑰疹是由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或7型(HHV-7)感染引起的传染病。
- 典型病程分为两个阶段:
- 发热期: 突发高热(通常39-40°C或更高),持续3-5天。患儿可能伴有烦躁、食欲减退、轻微咳嗽、流涕或颈部淋巴结肿大,但精神状态通常尚可。
- 出疹期: 热退后(或热退同时)出现皮疹。皮疹呈玫瑰红色斑疹或斑丘疹,直径约2-5毫米,压之褪色。通常先出现在躯干(胸、背、腹部),然后蔓延至颈部和四肢近端,面部和四肢远端较少见。皮疹不痛不痒,持续1-2天后自行消退,不留色素沉着或脱屑。
-
流行病学与易感人群 (Epidemiology & Susceptibility)
- 主要影响6个月至2岁 的婴幼儿,90%的病例发生在2岁以下儿童,尤其以6-12个月龄最为常见。
- 全年均可发病,但可能在春秋季有小高峰。
- 是婴幼儿期常见的出疹性疾病之一。
-
病因与传播 (Etiology & Transmission)
- 主要病原体: 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是主要病因,约占病例的70-77%。人类疱疹病毒7型(HHV-7)也可引起类似疾病,约占10%的病例。
-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感染者的唾液飞沫传播(呼吸道分泌物)。病毒在健康成人体内可潜伏存在,可能传染给婴幼儿。
-
诊断与鉴别诊断 (Diagnosis & Differential Diagnosis)
- 诊断主要依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婴幼儿突发高热3-5天,热退疹出。实验室检查(如病毒PCR检测)通常仅在非典型病例或需要排除其他疾病时进行。
- 需要与其他引起发热和皮疹的疾病鉴别,如麻疹、风疹、猩红热、肠道病毒感染、药物疹等。
-
治疗与预后 (Treatment & Prognosis)
- 对症治疗为主: 目前无特效抗病毒药物。治疗重点在于缓解症状:
- 退热: 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需遵医嘱)控制高热,预防热性惊厥。
- 补液: 保证充足水分摄入,防止脱水。
- 休息: 患儿需充分休息。
- 预后: 绝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为自限性疾病。并发症相对少见,最主要的是热性惊厥(发生率约5-15%),与高热有关。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出现脑炎等严重并发症。
英文术语对照与关键点:
- Roseola / Roseola infantum / Exanthem subitum: 均指玫瑰疹。Exanthem subitum 是拉丁学名,意为“突然出现的皮疹”。
- Human Herpesvirus 6 (HHV-6) / Human Herpesvirus 7 (HHV-7): 病原体。
- High fever: 高热。
- Febrile seizures: 热性惊厥。
- Rash appears after fever subsides: 热退疹出(核心特征)。
- Rose-pink macules or maculopapules: 玫瑰红色斑疹或斑丘疹。
- Self-limited disease: 自限性疾病。
- Supportive care: 支持治疗/对症治疗。
参考资料来源:
- 默克诊疗手册 (专业版) - 幼儿急疹 (Roseola Infantum) [此来源为广泛认可的专业医学参考]
- 美国儿科学会 (AAP) 健康儿童网站 - Roseola [此来源代表权威儿科机构观点]
-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等相关临床诊疗指南/专家共识(概述核心内容)[此来源代表国内临床实践共识]
网络扩展解释
玫瑰疹(又称幼儿急疹)是一种以高热后皮肤出现玫瑰色斑疹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疾病,主要发生于婴幼儿。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定义
玫瑰疹是由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或7型(HHV-7)感染引起的自限性疾病,典型表现为“热退疹出”,即高热3~5天后体温骤降,随后躯干、颈部等部位出现淡红色斑疹或斑丘疹。
二、主要特征
-
易感人群
多发于6个月至2岁婴幼儿,6个月以下婴儿因母体抗体保护较少见。
-
症状表现
- 发热期:突发高热(39~40℃),持续3~5天,可能伴轻微咳嗽、咽红,少数出现高热惊厥。
- 出疹期:热退后9~12小时内出现皮疹,呈玫瑰红色斑疹或斑丘疹,直径2~3mm,压之褪色,多分布于躯干、颈部,面部和四肢较少。
- 其他症状:可能伴随食欲减退、腹泻,但患儿精神状态通常良好。
-
传染性与潜伏期
通过呼吸道飞沫或唾液传播,潜伏期约7~14天。
三、与其他皮疹的鉴别
- 玫瑰糠疹:多见于青少年,皮损为覆有鳞屑的椭圆形红斑,常伴瘙痒,与病毒感染或过敏相关。
- 伤寒玫瑰疹:由伤寒杆菌引起,皮疹较小且多分布于胸腹部,按压不褪色。
四、治疗与预后
玫瑰疹具有自限性,通常无需特殊治疗,以退热、补液等对症处理为主。皮疹1~2天自行消退,无脱屑或色素沉着,预后良好。
如需进一步了解诊断细节或用药建议,可参考来源:。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奥索碱百思不解变更草绳茶匙插件插拔工具肠系膜间丛雌雄蕊异时成熟多端口内存二氯二磺胺盖过铬酸处理故意使用伪造证券磺基琥珀酸二戊酯钠活套法兰简略的假髓炎颈外侧三角近视性圆锥快速蒸煮领海权漏电感萘啶酮酸去水糖人权弱酸十二指肠胆总管切开术瘦削的外伤性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