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疹的英文解釋翻譯、玫瑰疹的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roseolous
分詞翻譯:
玫瑰疹的英語翻譯:
【醫】 rose rash; rose spots; rose-rash; roseola
專業解析
玫瑰疹(Roseola),在漢英醫學詞典中通常對應術語Roseola infantum 或Exanthem subitum,是一種常見的嬰幼兒急性發熱出疹性疾病。其核心特征與詳細解釋如下:
-
定義與臨床表現 (Definition & Clinical Presentation)
- 玫瑰疹是由人類疱疹病毒6型(HHV-6)或7型(HHV-7)感染引起的傳染病。
- 典型病程分為兩個階段:
- 發熱期: 突發高熱(通常39-40°C或更高),持續3-5天。患兒可能伴有煩躁、食欲減退、輕微咳嗽、流涕或頸部淋巴結腫大,但精神狀态通常尚可。
- 出疹期: 熱退後(或熱退同時)出現皮疹。皮疹呈玫瑰紅色斑疹或斑丘疹,直徑約2-5毫米,壓之褪色。通常先出現在軀幹(胸、背、腹部),然後蔓延至頸部和四肢近端,面部和四肢遠端較少見。皮疹不痛不癢,持續1-2天後自行消退,不留色素沉着或脫屑。
-
流行病學與易感人群 (Epidemiology & Susceptibility)
- 主要影響6個月至2歲 的嬰幼兒,90%的病例發生在2歲以下兒童,尤其以6-12個月齡最為常見。
- 全年均可發病,但可能在春秋季有小高峰。
- 是嬰幼兒期常見的出疹性疾病之一。
-
病因與傳播 (Etiology & Transmission)
- 主要病原體: 人類疱疹病毒6型(HHV-6)是主要病因,約占病例的70-77%。人類疱疹病毒7型(HHV-7)也可引起類似疾病,約占10%的病例。
- 傳播途徑: 主要通過感染者的唾液飛沫傳播(呼吸道分泌物)。病毒在健康成人體内可潛伏存在,可能傳染給嬰幼兒。
-
診斷與鑒别診斷 (Diagnosis & Differential Diagnosis)
- 診斷主要依據典型的臨床表現:嬰幼兒突發高熱3-5天,熱退疹出。實驗室檢查(如病毒PCR檢測)通常僅在非典型病例或需要排除其他疾病時進行。
- 需要與其他引起發熱和皮疹的疾病鑒别,如麻疹、風疹、猩紅熱、腸道病毒感染、藥物疹等。
-
治療與預後 (Treatment & Prognosis)
- 對症治療為主: 目前無特效抗病毒藥物。治療重點在于緩解症狀:
- 退熱: 使用對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需遵醫囑)控制高熱,預防熱性驚厥。
- 補液: 保證充足水分攝入,防止脫水。
- 休息: 患兒需充分休息。
- 預後: 絕大多數患兒預後良好,為自限性疾病。并發症相對少見,最主要的是熱性驚厥(發生率約5-15%),與高熱有關。極少數情況下可能出現腦炎等嚴重并發症。
英文術語對照與關鍵點:
- Roseola / Roseola infantum / Exanthem subitum: 均指玫瑰疹。Exanthem subitum 是拉丁學名,意為“突然出現的皮疹”。
- Human Herpesvirus 6 (HHV-6) / Human Herpesvirus 7 (HHV-7): 病原體。
- High fever: 高熱。
- Febrile seizures: 熱性驚厥。
- Rash appears after fever subsides: 熱退疹出(核心特征)。
- Rose-pink macules or maculopapules: 玫瑰紅色斑疹或斑丘疹。
- Self-limited disease: 自限性疾病。
- Supportive care: 支持治療/對症治療。
參考資料來源:
- 默克診療手冊 (專業版) - 幼兒急疹 (Roseola Infantum) [此來源為廣泛認可的專業醫學參考]
- 美國兒科學會 (AAP) 健康兒童網站 - Roseola [此來源代表權威兒科機構觀點]
- 中國實用兒科雜志等相關臨床診療指南/專家共識(概述核心内容)[此來源代表國内臨床實踐共識]
網絡擴展解釋
玫瑰疹(又稱幼兒急疹)是一種以高熱後皮膚出現玫瑰色斑疹為特征的急性傳染性疾病,主要發生于嬰幼兒。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玫瑰疹是由人類疱疹病毒6型(HHV-6)或7型(HHV-7)感染引起的自限性疾病,典型表現為“熱退疹出”,即高熱3~5天後體溫驟降,隨後軀幹、頸部等部位出現淡紅色斑疹或斑丘疹。
二、主要特征
-
易感人群
多發于6個月至2歲嬰幼兒,6個月以下嬰兒因母體抗體保護較少見。
-
症狀表現
- 發熱期:突發高熱(39~40℃),持續3~5天,可能伴輕微咳嗽、咽紅,少數出現高熱驚厥。
- 出疹期:熱退後9~12小時内出現皮疹,呈玫瑰紅色斑疹或斑丘疹,直徑2~3mm,壓之褪色,多分布于軀幹、頸部,面部和四肢較少。
- 其他症狀:可能伴隨食欲減退、腹瀉,但患兒精神狀态通常良好。
-
傳染性與潛伏期
通過呼吸道飛沫或唾液傳播,潛伏期約7~14天。
三、與其他皮疹的鑒别
- 玫瑰糠疹:多見于青少年,皮損為覆有鱗屑的橢圓形紅斑,常伴瘙癢,與病毒感染或過敏相關。
- 傷寒玫瑰疹:由傷寒杆菌引起,皮疹較小且多分布于胸腹部,按壓不褪色。
四、治療與預後
玫瑰疹具有自限性,通常無需特殊治療,以退熱、補液等對症處理為主。皮疹1~2天自行消退,無脫屑或色素沉着,預後良好。
如需進一步了解診斷細節或用藥建議,可參考來源:。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