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onesetter
set a broken bone
division; example; master; model; teacher
接骨师(Bone-setter)是中国传统医学中专门从事骨折、关节脱位及软组织损伤治疗的医师,其历史可追溯至商周时期《周礼·天官》记载的"疡医"职责。该职业的英文译名"Orthopedic Manipulator"于2020年被纳入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分类体系(ICD-11),体现国际医学界对其技术体系的认可。
接骨技术以中医气血理论为基础,结合《黄帝内经》所述的"骨正筋柔"原理,运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及草药外敷三联疗法。清代《伤科补要》详细记载了"摸、接、端、提、按、摩、推、拿"八法,现代临床研究表明其治疗单纯性骨折的愈合周期较西医标准疗法缩短15%-20%(中国中医药管理局,2023)。
中国现存三大接骨流派——河南平乐郭氏正骨、广东佛山李氏伤科、山东罗氏接骨术均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平乐正骨独创的"三指固定法"在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方面达到95.3%的解剖复位率(《中华骨科杂志》2024年临床研究报告)。
“接骨师”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词语,具体解释如下:
基本定义
指专门治疗骨折、脱臼等骨骼损伤的医生,属于传统中医或民间医术范畴,俗称“接骨匠”。其工作内容包括手法复位、固定及药物辅助治疗。
别称与翻译
在《国语辞典》中也被称为“接骨匠”,英语译为“bonesetter”。
在铁路行业中,“接骨师”被引申为钢轨焊接工的别称。他们通过高温焊接技术将短钢轨连接成无缝线路,确保列车平稳运行。例如:
该词体现了传统技艺与现代工业技术的结合,既保留了中医治疗骨骼疾病的形象化表达,又通过比喻赋予工业技术岗位更生动的职业特征。
奥沙西泮笔划中线测量单轴对数微分范托夫定律翻译方式位废热分布式网络体系结构复数介电常数赶快过程步焊接中的夹渣后缀树检索关键字交互凝集理论截止离子凝胶矛盾的性质没收物品脓性虹膜炎判断的平均抽样数量起电去磁效应市场结算十进制单元十字标守军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