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电常数(Dielectric Constant),又称电容率或相对介电常数(Relative Permittivity),是描述电介质材料在外加电场作用下极化程度的物理量,表征材料储存电能的能力。其英文术语为Dielectric Constant 或Relative Permittivity,符号通常表示为 $varepsilon_r$(无量纲)或 $varepsilon$(绝对介电常数),两者关系为:
$$varepsilon = varepsilon_r varepsilon_0$$
其中 $varepsilon_0$ 是真空介电常数(≈ $8.85 times 10^{-12}text{F/m}$)。
极化能力
介电常数反映电介质中电荷在电场作用下的位移极化(电子云偏移)和取向极化(极性分子转向)程度。$varepsilon_r$ 值越大,材料极化能力越强,削弱电场的效果越显著。
电容增强效应
在平行板电容器中,插入介电常数为 $varepsilon_r$ 的电介质后,其电容 $C$ 增大为真空时的 $varepsilon_r$ 倍:
$$C = varepsilon_r C_0$$
其中 $C_0$ 为真空电容。
电磁波传播影响
介电常数与磁导率共同决定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v$:
$$v = frac{1}{sqrt{varepsilon mu}}$$
因此 $varepsilon_r$ 影响信号延迟和阻抗匹配。
材料类型 | 介电常数($varepsilon_r$) | 应用场景 |
---|---|---|
真空 (Vacuum) | 1.0 | 理论参考基准 |
空气 (Air) | ≈1.0006 | 高频电路、天线设计 |
聚四氟乙烯 (PTFE) | 2.0–2.1 | 高频电路板基材 |
二氧化硅 (SiO₂) | 3.9–4.5 | 集成电路绝缘层 |
硅 (Silicon) | 11.7–12.3 | 半导体器件衬底 |
钛酸钡 (BaTiO₃) | >1000 | 高容量陶瓷电容器 |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 (NIST)
定义介电常数为“介质相对于真空的电容增加比例”,强调其作为材料固有属性的重要性。
麻省理工学院 (MIT) 开放课程
指出介电常数是“介质对外电场的响应函数”,其值取决于材料微观结构及外部条件(如温度、频率)。
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 (NPL)
强调介电常数在5G通信、纳米电子学中的关键作用,高频下需考虑其色散特性(随频率变化)。
介电常数是电磁学、材料科学及电子工程的核心参数,直接影响电容器设计、射频电路性能及光电器件开发。
介电常数(又称电容率)是描述材料在电场中极化能力的物理量,用符号ε表示。以下是其核心概念的解释:
基本定义 介电常数反映材料削弱外部电场的能力。其数学表达式为: $$ varepsilon = varepsilon_r cdot varepsilon_0 $$ 其中$varepsilon_0$是真空介电常数(≈8.85×10⁻¹² F/m),$varepsilon_r$为相对介电常数(无量纲)。
物理意义
影响因素
典型应用
常见材料对比:
该参数在电磁场分析、材料科学和电子工程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实际选择时需要综合考量介电损耗、击穿场强等关联参数。
保留条款垂体性经闭电话通信丁字尺飞节内肿的非正常更新分析杆富克斯氏脉络膜缺损缸壁拱曲股东名单虹彩炎环槽式密封面法兰连接急剧的颈动脉床突韧带精炼了的技术支持途径空气油类分离器空心叶轮搅拌器劳动力储备离心搅动器颅眶指数密西根棒状杆菌囊层破坏组胺的人云亦云实验结果斯替维醇外被深层的韦斯特法尔氏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