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边际储蓄倾向英文解释翻译、边际储蓄倾向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经】 marginal propensity to save

分词翻译:

边的英语翻译:

brim; rim; side
【化】 edge
【医】 brim; fringe; rim

际的英语翻译:

between; border; boundary; inside; occasion; on the occasion of

储蓄倾向的英语翻译:

【经】 propensity to save

专业解析

边际储蓄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Save, MPS) 是宏观经济学中的核心概念,指消费者收入增加时,储蓄增量与收入增量之间的比率。其数学表达式为:

$$ MPS = frac{Delta S}{Delta Y} $$

其中:

一、核心含义与经济学意义

  1. 反映储蓄行为动态

    MPS 量化了消费者对收入变动的敏感度。例如,若 MPS=0.2,意味着收入每增加 100 元,储蓄将增加 20 元,其余 80 元用于消费(即边际消费倾向 MPC=0.8)。两者关系满足:

    $$ MPC + MPS = 1 $$

  2. 凯恩斯理论基石

    在凯恩斯收入决定模型中,MPS 直接影响乘数效应(Multiplier Effect)。乘数公式为 $k = frac{1}{MPS}$,表明较低的 MPS 会放大投资或政府支出对总收入的刺激作用。

二、现实应用与政策关联

  1. 经济政策制定依据

    政府通过分析 MPS 预测财政政策效果。高 MPS 经济体需更强力刺激政策才能拉动需求,如 2008 年金融危机后,中国 MPS 升至 0.4 以上,促使推出"四万亿"投资计划。

  2. 国际比较差异

    据世界银行数据,发达国家 MPS 普遍低于发展中国家(如美国 MPS≈0.05,印度 MPS≈0.3),反映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度对储蓄行为的显著影响。

三、学术权威定义参考


数据来源:

  1. Keynes, J.M. 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Interest and Money (1936), Ch.10
  2. 国家统计局《中国资金流量表:2021》
  3. World Bank Global Savings Database (2023)

网络扩展解释

边际储蓄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Save,MPS)是宏观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用于衡量收入增加时储蓄增加的比率。其核心含义是:当个人或经济体的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单位时,储蓄部分的增量占收入增量的比例。

关键解释:

  1. 定义与公式
    边际储蓄倾向的数学表达式为:
    $$ MPS = frac{Delta S}{Delta Y} $$
    其中,$Delta S$表示储蓄的变动量,$Delta Y$表示可支配收入的变动量。例如,若收入增加100元,储蓄增加20元,则MPS为0.2。

  2. 与边际消费倾向(MPC)的关系
    MPS与边际消费倾向(MPC)之和恒等于1,即:
    $$ MPC + MPS = 1 $$
    这意味着收入增加的部分要么用于消费,要么用于储蓄。

  3. 经济意义

    • 储蓄行为分析:MPS越高,表明收入增长中储蓄的比例越大,消费动力可能不足;反之则消费倾向更强。
    • 乘数效应:在凯恩斯模型中,MPS影响经济乘数的大小(乘数公式为$K = frac{1}{MPS}$),MPS越高,乘数效应越弱,对总需求的刺激作用越小。
  4. 实际应用

    • 政策制定者通过分析MPS预测税收、补贴等政策对居民储蓄和消费的影响。
    • 高MPS可能反映经济不确定性增加(如预防性储蓄),而低MPS可能指向消费信心提升。

示例说明

假设某国居民收入增加100亿元后储蓄增加30亿元,则MPS为0.3,同时MPC为0.7。若政府计划通过增加支出来刺激经济,需考虑MPS对政策效果的削弱作用(乘数=1/0.3≈3.3)。

注意: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埃克托赛罗伊丁毕业生的冲突解决策略带的地方政权对流流动模型发誓作证副根钩竿固定排序过程婚姻关系奖金净额浆膜脓肿举扬器可废除性克洛德氏运动增强征恋尸欲连续相关穆尔赫德氏异物探索器铙钹内油机车贫齿目任意相位蠕动机能减退生前赠与十户联保制的成员羧酸硫氰酯凸形的外周反射中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