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radium needle; radium-needle
radium
【医】 Ra; radium
acupuncture; injection; needle; pin; pricker; stitch
【医】 acu-; needle; Pin; spicula; spicule; spiculum
镭针 (Léi Zhēn) 在汉英词典中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 核心释义
镭针是一种密封的、细针状的放射源,其核心成分为放射性元素镭-226 (Radium-226)。在医学领域,它曾主要用于近距离放射治疗 (Brachytherapy),通过将针体直接植入肿瘤组织或体腔内,利用其释放的α、β及γ射线杀伤癌细胞。英文对应术语为Radium Needle 或Radon Seed(后者特指填充氡气的镭针变体)。
二、 物理特性与工作原理
镭-226的半衰期长达1600年,衰变过程中释放电离辐射。镭针通常由铂铱合金外壳包裹,仅允许γ射线穿透,起到屏蔽α/β射线、保护健康组织的作用。其辐射剂量遵循平方反比定律,即距离每增加一倍,剂量率降至四分之一,因此需精准定位以最大化肿瘤杀伤并最小化周围损伤 。
三、 历史应用场景
20世纪上半叶,镭针是治疗宫颈癌、舌癌、皮肤癌 等实体瘤的主流手段。例如:
随着更安全的放射性核素(如铱-192、碘-125)和远程后装技术发展,镭针因放射性泄漏风险高、半衰期过长导致废物处理难等问题,已于1980年代逐步淘汰 。
四、 安全规范与替代方案
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强调,镭针操作需严格遵循ALARA原则(合理可行尽量低)。现代近距离治疗已转向:
权威参考来源:
镭针是一种以放射性元素镭为核心材料制成的医疗工具,主要用于癌症治疗。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镭针通常由铂金或不锈钢制成针状外壳,内部封装镭元素。这种设计既能保护放射性物质,又便于精准植入病灶区域。
镭元素衰变时会释放γ射线,通过破坏癌细胞DNA结构抑制肿瘤生长。早期常用于舌癌、宫颈癌等浅表部位肿瘤治疗,如20世纪中期文献记载其用于舌中段癌变组织的放射治疗。
镭针疗法兴起于20世纪初(居里夫人发现镭元素后),但因镭的强放射性和半衰期长(约1600年),存在辐射防护难题。现代医疗已逐步用更安全的钴-60、铱-192等替代,但仍有研究机构保留相关技术档案。
镭(Ra)是银白色碱土金属,化学性质活泼,易与水和酸反应生成氢氧化镭或盐类。其放射性特性使其在非医疗领域应用受限。
注意:当前临床已较少直接使用镭针,更多采用精准度更高的放疗技术。如需了解具体案例,可查阅知网等学术平台的历史文献。
阿米巴样的奔马痨辩护书操作时间翠铬绿存储器存取通道带掩摸的只读存储器大疱性表皮松解附加指令腐蚀箭干滤器关连性萎缩滚珠轴承盖悍然不顾缓变异构彗形像差开国可达性矩阵酷使热反应器人机系统肉豆蔻酸酐软骨部乳酸生成事前手性聚合物输尿管电图提案人提高货币价值外黄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