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radium needle; radium-needle
radium
【醫】 Ra; radium
acupuncture; injection; needle; pin; pricker; stitch
【醫】 acu-; needle; Pin; spicula; spicule; spiculum
鐳針 (Léi Zhēn) 在漢英詞典中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 核心釋義
鐳針是一種密封的、細針狀的放射源,其核心成分為放射性元素鐳-226 (Radium-226)。在醫學領域,它曾主要用于近距離放射治療 (Brachytherapy),通過将針體直接植入腫瘤組織或體腔内,利用其釋放的α、β及γ射線殺傷癌細胞。英文對應術語為Radium Needle 或Radon Seed(後者特指填充氡氣的鐳針變體)。
二、 物理特性與工作原理
鐳-226的半衰期長達1600年,衰變過程中釋放電離輻射。鐳針通常由鉑銥合金外殼包裹,僅允許γ射線穿透,起到屏蔽α/β射線、保護健康組織的作用。其輻射劑量遵循平方反比定律,即距離每增加一倍,劑量率降至四分之一,因此需精準定位以最大化腫瘤殺傷并最小化周圍損傷 。
三、 曆史應用場景
20世紀上半葉,鐳針是治療宮頸癌、舌癌、皮膚癌 等實體瘤的主流手段。例如:
隨着更安全的放射性核素(如銥-192、碘-125)和遠程後裝技術發展,鐳針因放射性洩漏風險高、半衰期過長導緻廢物處理難等問題,已于1980年代逐步淘汰 。
四、 安全規範與替代方案
國際放射防護委員會(ICRP)強調,鐳針操作需嚴格遵循ALARA原則(合理可行盡量低)。現代近距離治療已轉向:
權威參考來源:
鐳針是一種以放射性元素鐳為核心材料制成的醫療工具,主要用于癌症治療。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鐳針通常由鉑金或不鏽鋼制成針狀外殼,内部封裝鐳元素。這種設計既能保護放射性物質,又便于精準植入病竈區域。
鐳元素衰變時會釋放γ射線,通過破壞癌細胞DNA結構抑制腫瘤生長。早期常用于舌癌、宮頸癌等淺表部位腫瘤治療,如20世紀中期文獻記載其用于舌中段癌變組織的放射治療。
鐳針療法興起于20世紀初(居裡夫人發現鐳元素後),但因鐳的強放射性和半衰期長(約1600年),存在輻射防護難題。現代醫療已逐步用更安全的钴-60、銥-192等替代,但仍有研究機構保留相關技術檔案。
鐳(Ra)是銀白色堿土金屬,化學性質活潑,易與水和酸反應生成氫氧化鐳或鹽類。其放射性特性使其在非醫療領域應用受限。
注意:當前臨床已較少直接使用鐳針,更多采用精準度更高的放療技術。如需了解具體案例,可查閱知網等學術平台的曆史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