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florida phthisis; galloping consumption
奔马痨(Galloping Consumption)的汉英词典释义
一、核心含义
“奔马痨”是中医对肺结核(肺痨)晚期危重阶段的古称,特指病情急剧恶化、发展迅猛如奔马的肺痨类型。其英文对应术语为“Galloping Consumption”,其中“consumption”为肺结核的旧称,“galloping”喻指病情如奔马般急速进展,预后极差。
二、症状特征
三、命名文化溯源
“奔马”比喻病情发展之速,源自古代对疾病进程的具象化描述。清代《医宗金鉴》将肺痨分为“缓痨”与“急痨”,“奔马痨”即属后者,强调其“旦发夕死,十日必亡”的凶险性。
四、英译考据与权威参考
“Galloping Consumption”作为标准英译,可见于:
五、现代医学关联
现代医学中,“奔马痨”近似于“急性粟粒性肺结核”或“干酪性肺炎” ,属结核病爆发性进展类型,需结合抗结核治疗与支持疗法。其命名体现了中医对疾病动态特征的精准观察,而英译保留了历史文化隐喻,成为跨医学体系沟通的典型范例。
注:本文释义综合《汉英中医辞典》《医宗金鉴》《中国医学大辞典》及WHO传统医学术语标准,术语翻译与定义均依据权威典籍。因“奔马痨”为历史医学名词,现代临床已较少使用,但作为文化术语仍具研究价值。
“奔马痨”是一个历史医学术语,现已被现代医学更精准的表述取代。以下是综合解释:
基本定义
奔马痨指肺结核中病情急速恶化的类型,即“干酪性肺炎”(Caseous pneumonia),属于继发性肺结核的一种严重形式。其英文译名包括“galloping consumption”或“florida phthisis”(旧称)。
病理特征
因肺部组织发生干酪样坏死,病情进展迅猛(如奔马般快速),常见症状包括持续高热、盗汗、咯血、贫血及体重骤减等。历史上因缺乏有效治疗手段,死亡率极高。
历史背景
该术语多见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文献,例如奥地利皇后茜茜公主据记载可能因类似病症去世。随着医学发展,现代已采用更规范的分类(如结核性肺炎)替代此名称。
注意:当前医学资料中“奔马痨”已较少使用,建议参考权威医学文献或咨询专业医师获取最新术语及诊疗信息。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