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ound a state
unclose
【化】 carat
【医】 carat
country; nation; national; state
"开国"在汉英词典中的核心释义为"to found a state; to establish a dynasty",该词由"开"(开启)与"国"(国家)构成,特指新王朝或新政权的建立过程。商务印书馆《新时代汉英大词典》将其定义为"establishing a new dynasty or regime",强调其作为历史转折点的政治意义。
从语义演变角度,《辞源》记载该词最早见于《尚书·周书》"武王开国"的记载,指周朝建立的政治事件。中国社会科学院《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特别指出,现代汉语中该词已延伸出"奠基性、首创性"的引申义,如"开国元勋"对应英语"founding fathers of a nation"。
牛津大学出版社《汉英大词典》提供典型用例:"开国大典"译为"founding ceremony of a state","开国皇帝"作"founding emperor"。北京大学《汉英双解词典》补充说明该词常与具体年号组合使用,如"开国元年"对应"the first year of a new dynasty"。
在历史语境中,中华书局《中国历史大辞典》列举明太祖朱元璋1368年建立明朝、孙中山1912年创立中华民国等典型开国案例,印证该词贯穿中国历史的政权更迭特征。北京外国语大学《汉英政治经济词汇手册》强调,该词在当代使用中需注意政权性质的差异表述。
“开国”一词的含义可从以下角度综合解析:
指创建国家或朝代,核心语义为建立新的政权体系。既适用于古代诸侯国的建立(如《后汉书》记载的裂土分封),也泛指现代国家政权的建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
先秦至汉
特指建立诸侯国,《后汉书·李固传》"裂土开国,实乖旧典"即为此意。
晋代扩展
新增封爵称号功能,五等爵位前加"开国"以示尊荣,如南朝"开国伯""开国公"等。
现代转型
引申为现代国家建立,如李白《蜀道难》"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描述古蜀建国,左思《魏都赋》则用"有魏开国"指代曹魏政权建立。
与"建国"为近义词,但更强调政权初创的开拓性。如指出其词性为动词,特指国家创建过程而非单纯存在状态。
(完整古籍引证可参考、6、8的文献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