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il fin
尾鳍(wěi qí)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双重专业含义的名词,其英文对应词根据应用领域有所不同,具体释义如下:
指鱼类或其他水生动物尾部末端由鳍条支撑的扁平状推进器官,主要功能是提供前进动力和控制方向。英文译为caudal fin。
来源: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5年,第1352页。
《鱼类学》李明德主编,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78页。
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尾鳍的形态与功能(查看来源)
指船舶尾部安装的垂直或水平舵状装置,用于调整航行稳定性或辅助转向。英文译为tail fin 或skeg。
来源:
《船舶设计实用手册》国防工业出版社,2013年,第204页。
中国船级社《船舶术语标准》(CCS-GB/T 38924-2020)查看标准
强调生物进化适应性,如金鱼的尾鳍分为单尾、三尾等形态。
侧重流体力学性能,如潜艇尾鳍可减少湍流阻力。
参考文献:
国家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海洋科学/船舶工程术语查询平台 访问链接
尾鳍是鱼类及部分脊椎动物的重要运动器官,其读音为wěi qí()。以下是关于尾鳍的详细解释:
尾鳍位于动物尾部末端,由半包围结构的“尾”字和左右结构的“鳍”字组成()。它是鱼类游泳时的主要动力来源,兼具稳定身体、控制方向的功能()。
推进游动
尾鳍通过摆动产生向前的推力,是鱼类快速游动的核心动力来源。例如,鱼在直线前进时,尾鳍的摆动起主导作用()。
方向控制
尾鳍与胸鳍配合,帮助鱼类实现转弯或调整游动方向。当鱼需要转向时,尾鳍会向相应侧摆动,产生力矩改变身体朝向()。
保持稳定
尾鳍能辅助平衡身体,尤其在高速游动或水流变化时,确保鱼类姿态稳定()。
在仿生学中,尾鳍的运动原理被用于设计水下机器人()。此外,汽车尾翼的设计也借鉴了尾鳍的流体动力学特性()。
如需更全面的生物学解析,可参考小学科学教材或鱼类学百科()。
保持缄默的密约杯芳烃玻璃铅笔窗形扰乱电子工业协会接口反角弗里德赖希氏痉挛副涎腺钢玉感觉性代谢够受的广义下推自动机核浆的合同义务磺基蓖麻酸接户导线纠错码旧时英国村镇官吏极小子集夸耀的赖帐逃跑帕氏梭状芽胞杆菌箝嵌性葡萄肿散乱杂音产生器赡山胡椒嗜酒狂疏相四列直插封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