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烧酒(Shāojiǔ)是东亚传统蒸馏酒的总称,其英文对应词为"soju"或"distilled liquor"。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烧酒特指"用蒸馏法制成的酒,酒精含量较高,透明无色"。该词最早见于元代文献《饮膳正要》,指通过蒸馏技术提升酒精浓度的酒类。
从生产工艺角度,烧酒以谷物(高粱、大米、小麦)或薯类为原料,经糖化、发酵、蒸馏工序制成。中国白酒(如茅台、五粮液)酒精度多在40-60%vol之间,而韩国烧酒通常为16-25%vol,日本烧酎(焼酎)则分甲类(35%vol以下)和乙类(45%vol以下)两种制程。
国际酒类分类标准中,烧酒属于"clear spirits"范畴。世界卫生组织酒类术语库将其定义为"通过蒸馏发酵原料获得的透明乙醇溶液,可能经过活性炭过滤或添加甜味剂"。现代食品工业常采用液态发酵法提升生产效率,但传统固态发酵法仍被高端品牌沿用。
注释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2016 国际酒类分析协会(IWSA). 蒸馏酒分类指南. 2022版 WHO Global Alcohol Database 中国酿酒工业协会. 白酒生产技术全书.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21
烧酒是一种透明无色的蒸馏酒,在中国传统语境中具有多重含义,具体可从以下五个方面解析:
烧酒是蒸馏酒的统称,因酒精含量高(通常40%-60%)、可点燃而得名。各地别称丰富,如白干、老白干、烧刀酒等。需注意现代语境中,"烧酒"可能指代两类酒:
最早可追溯至唐代,白居易《荔枝楼对酒》中"烧酒初开琥珀香"即描述此酒。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明确记载其蒸馏工艺,标志着烧酒酿造技术成熟。
特征 | 传统烧酒 | 现代白酒 |
---|---|---|
原料 | 高粱/小麦为主 | 糯米/玉米等多谷物混合 |
蒸馏次数 | 1-2次 | 多次蒸馏 |
风味 | 浓香厚实 | 清香细腻 |
饮用场景 | 日常小酌 | 正式宴席 |
(数据综合自)
除饮用外,还具有:
需注意现代语境中,"烧酒"在不同地区有差异解读,建议根据具体场景判断所指酒类。如需了解韩国烧酒等衍生品类,可参考相关国际酒类标准。
巴他酸不细嚼不知悔改成神经管细胞存在放射性同位素流量计风笛妇产科学家官僚作风的人核嗜色的红豆属简化方程式胶乳白朊浆子均分装运抗爆液类音录音刻纹器南美洲锥虫欧洲瑞士法郎平行四边形定则瓶算鲸蜡油齐明的取消分段妊娠蜕膜设备材料视睫状神经的事先查看梳篦踏看统一软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