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不可逆性休克英文解释翻译、不可逆性休克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医】 irreversible shock

分词翻译:

不可的英语翻译:

cannot

逆的英语翻译:

athwart; contradictorily; counter; disobey; go against; inverse
【医】 contra-

休克的英语翻译:

shock
【医】 choc; shock

专业解析

不可逆性休克的汉英词典释义与医学解析

不可逆性休克(Irreversible Shock)指休克发展到终末阶段,即使通过积极干预(如补液、升压药、病因治疗)也无法逆转器官灌注衰竭和细胞损伤的病理状态。其核心特征是微循环衰竭和细胞能量代谢彻底崩溃,最终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或死亡 。


一、术语定义与病理机制

  1. 汉英对照释义

    • 不可逆性(Irreversible):指病理损伤不可逆转,对应"irreversible",强调治疗手段无法恢复生理稳态。
    • 休克(Shock):源于希腊语"choc",指循环衰竭导致的组织氧供不足(组织缺氧)。
  2. 病理生理学基础

    • 微循环障碍:毛细血管内皮损伤、血小板聚集、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导致血流"泥化"(sludging)。
    • 细胞死亡:线粒体功能障碍致ATP耗竭,溶酶体酶释放引发自溶(autolysis)。
    • 全身炎症反应:失控的炎症因子风暴(如TNF-α、IL-6)加速器官损伤 。

二、临床特征与诊断标准

  1. 关键临床表现

    • 顽固性低血压:收缩压持续<70mmHg,对血管活性药物无反应。
    • 无尿(anuria):肾血流量骤降,肌酐进行性升高。
    • 意识障碍:脑灌注不足致昏迷或去大脑强直。
  2. 实验室与影像学标志

    • 乳酸水平:动脉血乳酸>8mmol/L(正常值0.5-1.5mmol/L)。
    • 代谢性酸中毒:pH<7.1,BE(碱剩余)<-15。
    • DIC证据:血小板<50×10⁹/L,纤维蛋白原<1g/L,D-二聚体显著升高 。

三、权威参考文献

  1. 休克分类与病理机制
    • 《病理生理学(第9版)》,王建枝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第12章"休克"。
  2. 不可逆性休克的诊断标准
    • 《实用重症医学(第5版)》,刘大为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20),第7章"休克与循环支持"。
  3. 治疗局限性与预后
    • 国际指南《Surviving Sepsis Campaign: 2021 Update》,重症医学会(SCCM)发布,链接(需访问国际站点获取全文)。

注:临床中"不可逆性"是病理学概念,实际救治需坚持个体化干预直至生命体征无法维持。

网络扩展解释

不可逆性休克是休克发展的终末阶段,也称为休克难治期或器官功能衰竭期。以下是其核心特征和临床意义:

  1. 病理阶段
    不可逆性休克属于休克的终末期,此时机体微循环障碍已无法通过常规治疗(如扩容、纠酸等)逆转。组织器官因长期缺血缺氧导致细胞代谢严重紊乱,甚至发生不可逆损伤。

  2. 临床表现

    • 多器官功能衰竭:心、肾、肝、呼吸系统等重要器官功能逐渐丧失。
    • 循环衰竭:血压极低,组织灌注严重不足,可能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 代谢紊乱:细胞缺氧导致酸中毒、电解质失衡等。
  3. 治疗挑战
    此阶段即使采取积极干预(如升压药、呼吸支持等),也难以恢复器官功能,死亡率极高。但需注意,“不可逆”并非绝对,部分病例通过早期识别病因(如感染控制、手术止血等)仍可能改善预后。

补充说明:休克分为代偿期、失代偿期和难治期,不可逆性休克对应难治期。其命名强调病理损伤的严重性,而非完全无法治疗。临床中需尽早干预,避免进展至此阶段。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鼻颊咽的橙皮浸剂乘胜到处大于碘酒地方性腺热地球外放射性废物处置法段标记道耳前囟线方钙┓镧矿各态历经系统工资率差异惯量主轴骨盆周缘行政官经济团体联合会极射线基于目标的虚拟操作系统聚稀吡酮连接物流动库存玫红酸熔解区域上岸准许证社会学家甜过江藤头胸联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