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不可逆性休克英文解釋翻譯、不可逆性休克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irreversible shock

分詞翻譯:

不可的英語翻譯:

cannot

逆的英語翻譯:

athwart; contradictorily; counter; disobey; go against; inverse
【醫】 contra-

休克的英語翻譯:

shock
【醫】 choc; shock

專業解析

不可逆性休克的漢英詞典釋義與醫學解析

不可逆性休克(Irreversible Shock)指休克發展到終末階段,即使通過積極幹預(如補液、升壓藥、病因治療)也無法逆轉器官灌注衰竭和細胞損傷的病理狀态。其核心特征是微循環衰竭和細胞能量代謝徹底崩潰,最終導緻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或死亡 。


一、術語定義與病理機制

  1. 漢英對照釋義

    • 不可逆性(Irreversible):指病理損傷不可逆轉,對應"irreversible",強調治療手段無法恢複生理穩态。
    • 休克(Shock):源于希臘語"choc",指循環衰竭導緻的組織氧供不足(組織缺氧)。
  2. 病理生理學基礎

    • 微循環障礙:毛細血管内皮損傷、血小闆聚集、彌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導緻血流"泥化"(sludging)。
    • 細胞死亡:線粒體功能障礙緻ATP耗竭,溶酶體酶釋放引發自溶(autolysis)。
    • 全身炎症反應:失控的炎症因子風暴(如TNF-α、IL-6)加速器官損傷 。

二、臨床特征與診斷标準

  1. 關鍵臨床表現

    • 頑固性低血壓:收縮壓持續<70mmHg,對血管活性藥物無反應。
    • 無尿(anuria):腎血流量驟降,肌酐進行性升高。
    • 意識障礙:腦灌注不足緻昏迷或去大腦強直。
  2. 實驗室與影像學标志

    • 乳酸水平:動脈血乳酸>8mmol/L(正常值0.5-1.5mmol/L)。
    • 代謝性酸中毒:pH<7.1,BE(堿剩餘)<-15。
    • DIC證據:血小闆<50×10⁹/L,纖維蛋白原<1g/L,D-二聚體顯著升高 。

三、權威參考文獻

  1. 休克分類與病理機制
    • 《病理生理學(第9版)》,王建枝等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第12章"休克"。
  2. 不可逆性休克的診斷标準
    • 《實用重症醫學(第5版)》,劉大為著,人民衛生出版社(2020),第7章"休克與循環支持"。
  3. 治療局限性與預後
    • 國際指南《Surviving Sepsis Campaign: 2021 Update》,重症醫學會(SCCM)發布,鍊接(需訪問國際站點獲取全文)。

注:臨床中"不可逆性"是病理學概念,實際救治需堅持個體化幹預直至生命體征無法維持。

網絡擴展解釋

不可逆性休克是休克發展的終末階段,也稱為休克難治期或器官功能衰竭期。以下是其核心特征和臨床意義:

  1. 病理階段
    不可逆性休克屬于休克的終末期,此時機體微循環障礙已無法通過常規治療(如擴容、糾酸等)逆轉。組織器官因長期缺血缺氧導緻細胞代謝嚴重紊亂,甚至發生不可逆損傷。

  2. 臨床表現

    • 多器官功能衰竭:心、腎、肝、呼吸系統等重要器官功能逐漸喪失。
    • 循環衰竭:血壓極低,組織灌注嚴重不足,可能出現彌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 代謝紊亂:細胞缺氧導緻酸中毒、電解質失衡等。
  3. 治療挑戰
    此階段即使采取積極幹預(如升壓藥、呼吸支持等),也難以恢複器官功能,死亡率極高。但需注意,“不可逆”并非絕對,部分病例通過早期識别病因(如感染控制、手術止血等)仍可能改善預後。

補充說明:休克分為代償期、失代償期和難治期,不可逆性休克對應難治期。其命名強調病理損傷的嚴重性,而非完全無法治療。臨床中需盡早幹預,避免進展至此階段。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苯并比翼科哺育傳熱單元高度第二多馬徽素二矽噻烷基飛蠅幻覺公共汽車站慣性質量過程間耦合器固溶體合計試算表膠體性休克節餘肌酸内酰胺扣留船舶老化了的脈沖電碼調頻調制毛細下降判決執行前置狀态氰酯時間角色數據處理機彙編系統送紙特臘普氏系數調出統一的司法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