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补充性法律救济英文解释翻译、补充性法律救济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法】 subsidiary remedy

分词翻译:

补充的英语翻译:

recruit; supply; makeup; reinforce; renew; supplement; complementarity
renewal
【计】 added
【经】 relay; renew; replacement; supplement

法律的英语翻译:

law; statute; doom; legislation
【医】 law

救济的英语翻译:

almsgiving; redress; relief; relieve; succour
【经】 relief

专业解析

"补充性法律救济"在汉英法律语境下指当主要法律救济手段不足以完全保障权利或实现公正时,所提供的额外或辅助性法律保护措施。其核心在于"补充"(supplementary)与"救济"(remedy)的结合,强调对既有法律救济体系的完善与补足。以下从定义、适用场景及法律依据三方面详细阐释:


一、核心定义与汉英对照

  1. 中文术语解析

    "补充性"指在主救济不足时起辅助、填补作用;"法律救济"指通过法定程序对受损权益的补救。整体对应英文"Supplementary Legal Remedies",常见于比较法及国际法律文书中。在英美法系中,该概念常与衡平法救济(Equitable Remedies)相关联,如禁令(Injunction)或特定履行(Specific Performance),用于补充普通法上的金钱赔偿1

  2. 与近似概念区分

    • 替代性救济(Alternative Remedies):指多种可选救济途径,而非补充关系。
    • 并行救济(Concurrent Remedies):指可同时主张的救济方式。

      补充性救济的独特性在于其依附性——仅在主救济(如损害赔偿)无法充分救济时启动2


二、典型适用场景与法律依据

  1. 民事领域

    • 中国法:《民法典》第1182条规定的侵权赔偿不足时,可依公平原则请求"补充赔偿"。例如环境污染案中,若损害赔偿未能修复生态,可另行主张生态修复费用(《环境公益诉讼解释》第20条)3
    • 英美法:衡平法院在普通法救济不足时颁发禁令(Injunction),如阻止持续性侵权行为(参考 Shelfer v. City of London Electric Lighting Co 案)4
  2. 行政与司法程序

    • 行政复议/诉讼的补充:当行政诉讼无法完全纠正行政行为时,当事人可申请行政赔偿(《国家赔偿法》第9条)。
    • 国际法中的适用:WTO《争端解决谅解》第22条规定,若败诉方未执行裁决,申诉方可申请"补偿性中止减让"(Compensatory Suspension of Concessions)作为补充救济5

三、法律功能与价值取向

其存在旨在实现"救济充分性"(Adequacy of Remedy) 原则,防止因主救济局限导致实质不公。两大法系均通过成文法或判例确认:

普通法原则:"法律不要求无谓的举动"(The law does not require vain acts),当损害赔偿不足以弥补损失时,衡平法提供补充救济(《美国法律重述·救济篇》§4)4

大陆法原则:诚信原则与禁止权利滥用(《民法典》第7条)要求司法机构在法定救济不足时行使自由裁量权,确保实质正义3


参考文献
  1. 《元照英美法词典》 "Supplementary Remedies" 词条(在线版链接
  2. Cornell Legal Information Institute:Legal Remedies原文链接
  3. 北大法宝:《民法典》第1182条释义(官方解读
  4. Westlaw:Shelfer v. City of London Electric Lighting Co1 Ch 287(判例摘要
  5. WTO官网:Understanding on Rules and Procedures Governing the Settlement of Disputes原文链接

网络扩展解释

补充性法律救济是指在主要法律救济途径之外,为弥补权益损害而提供的辅助性补救措施。以下是其核心要点:

一、定义与核心作用

补充性法律救济强调在常规救济手段(如诉讼、仲裁)无法完全恢复受损权益时,通过其他法定途径进一步弥补损失。例如,当劳动仲裁未解决争议时,可向法院提起诉讼;或在行政诉讼后申请国家赔偿。其本质是对原有救济的补充,确保权益得到更全面的保障。

二、主要特征

  1. 弥补性:核心功能是填补已造成的损害,如通过赔偿金、恢复原状等方式补救。
  2. 辅助性:需在主要救济程序(如行政复议、民事诉讼)之后启动,例如国家赔偿需先确认行政行为违法。
  3. 法定性:需严格依据《法律援助条例》《劳动合同法》等规定实施。

三、常见形式

四、适用场景

主要针对两类情况:

  1. 救济程序未覆盖的损害:如诉讼胜诉但执行困难时,通过司法救助补充补偿。
  2. 特殊群体权益保障:如低收入群体通过法律援助获得法律支持。

五、法律依据

相关条款包括《劳动合同法》第五十六条(工会救济权)、《法律援助条例》第十条(援助范围),以及行政诉讼中的国家赔偿制度。

如需更完整的法律条文或案例,可参考上述标注的网页来源。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包装配博斯曼氏导管不费力地部份书写脉冲补复不可靠的事实导管的房屋管理人佛法功能分解光速归一电抗横割纹链化学组成灰浆角膜散光测量法甲氧汞化接受分派的认购人阶梯环颈后韧带聚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抗爆值可数名词可移植代码生成炉管弹簧吊架评价试验水热变质丝氧基偷天换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