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害命的意思、害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害命的解釋

[commit murder] 殺害性命

圖財害命

詳細解釋

傷人性命。如:圖財害命。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害命是漢語複合詞,由“害”與“命”組合而成,其核心含義指非法剝奪他人生命,帶有明顯的暴力與犯罪性質。以下從詞典釋義、用法及文化内涵展開分析:


一、字義溯源與詞典釋義

  1. “害”的本義

    《說文解字》釋“害”為“傷也”,本指物理或精神層面的傷害(如“損害”“妨害”),引申為“殺害”(如《尚書·大禹谟》:“好生之德,洽于民心”注:“害,殺也”)。

    來源: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影印本,第151頁。

  2. “命”的本義

    《說文解字》以“命”為“使也”,本指命令、使命,後特指生命(如《論語·雍也》:“有顔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

    來源: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影印本,第32頁。

  3. “害命”的合成詞義

    現代漢語詞典明确界定“害命”為“殺害性命” ,強調行為的非法性與後果的嚴重性。例如: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害命:殺害人命。例:謀財害命。”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編,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518頁。


二、用法特征與文化語境

  1. 法律與道德譴責

    “害命”多用于描述刑事犯罪(如故意殺人),隱含對施暴者的道德批判。常與“謀財”連用為“謀財害命” ,凸顯為利益蓄意殺人的惡性(例:《水浒傳》中多處揭露此類罪行)。

  2. 文學與口語表達

    在文學作品中,“害命”強化沖突的悲劇性(如《窦娥冤》:“官吏每無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難言,這都是官吏每無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難言,這都是官吏每無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難言”);口語中則多用于譴責極端暴力行為。


三、相關概念辨析


四、權威文獻參考

  1. 《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

    “害命:害人性命。元關漢卿《窦娥冤》第四折:‘藥死公公,不合害命。’”

    來源: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年,第3卷第1245頁。

  2.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害:殺害。《韓非子·内儲說下》:‘僖侯浴,湯中有礫。僖侯曰:“尚浴免則有當代者乎?”左右對曰:“有。”僖侯曰:“召而來。”谯之曰:“何為置礫湯中?”對曰:“尚浴免,則臣得代之,是以置礫湯中。”’”

    來源:商務印書館,2014年,第522頁。


“害命”在漢語中承載着對非法剝奪生命的嚴厲批判,其釋義根植于字源演變、法律倫理及文化語境,需結合具體場景理解其情感與法律内涵。

網絡擴展解釋

“害命”是一個漢語詞彙,通常指“殺害性命”的行為,屬于較為書面化的表達。具體解析如下:

  1. 字義分解:

    • 害:本義為傷害、損害,如《說文解字》釋為“傷也”。
    • 命:指生命、性命,引申為人的生存權。
  2. 完整詞義: “害命”即通過暴力或非法手段導緻他人死亡的行為,具有明确的非法性和惡性,如《水浒傳》中“謀財害命”即指為錢財殺人。

  3. 常見搭配: 多與“謀財”組合為成語“謀財害命”,強調因貪圖利益而殺人。現代法律中類似概念對應“故意殺人罪”。

  4. 法律關聯: 中國《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明确規定,故意殺人可處死刑、無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具體量刑需結合動機、手段等情節。

示例:
“歹徒為劫取財物竟害命潛逃”中,“害命”即指殺人行為,凸顯案件惡性。需注意該詞多用于描述刑事案件或文學作品中,日常口語中較少單獨使用。

别人正在浏覽...

矲矮報年本察茶經朝禮稱借敕曉傳籍聰明打礬檔冊禱祉提溜多儹遏樂恩敬風懷撫哭概數鋼琴淈淈黑首弘方黃皮刮瘦黃繖昏谵火符傑邁技樂酒臼巨搜扣墀讕詞離明象流落風塵流嘤賣大號蠻皮磨砻乾啟千岩萬壑棋筒曲徑肉糜生産率勝邪聖子石錢舒洩松丘算口陶版田首妄庸瓦埴無嘩五陵五卅運動五指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