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禦的意思、貢禦的詳細解釋
貢禦的解釋
進貢。《後漢書·袁紹傳》:“ 紹 既并四州之地,衆數十萬,而驕心轉盛,貢禦稀簡。”《資治通鑒·晉海西公太和四年》:“ 索頭 什翼犍 疲病昏悖,雖乏貢禦,無能為患,而勞兵遠戍,有損無益。” 胡三省 注:“禦,進也。”
詞語分解
- 貢的解釋 貢 (貢) ò 獻東西給上級,古代臣下或屬國把物品進獻給帝王:進貢。納貢。貢獻。貢品。貢賦。 封建時代給朝廷薦舉人才:貢生(指經科舉考試升入京師國子監讀書的人)。貢舉。 姓。 筆畫數:; 部首:貝;
- 禦的解釋 禦 (④禦) ù 駕駛車馬:禦車。禦者。 封建社會指上級對下級的治理,統治:“百官禦事”。禦下。禦衆。 對帝王所作所為及所用物的敬稱:禦用。禦覽。禦旨。禦賜。禦駕親征。 抵擋:防禦。禦敵。禦寒。 筆
專業解析
"貢禦"是一個古漢語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向向帝王進獻物品。具體釋義如下:
-
基本釋義:
- 貢:指進獻,特指地方或臣民将物品進獻給朝廷或君主。
- 禦:原指駕馭車馬,引申為治理、統治,後成為對帝王所作所為及所用之物的敬稱(如禦用、禦覽)。
- 貢禦:組合起來,即指進獻給皇帝或供皇帝使用。它強調的是物品的最終目的地和用途是服務于最高統治者。
-
用法與語境:
- 該詞主要用于描述古代地方向中央朝廷、臣子向君主、附屬國向宗主國進貢的行為,所進獻的物品稱為“貢品”。
- 這些貢品通常是地方特産、珍稀物品、賦稅中的精品或特殊征調的物資,專供皇室消費、使用或賞賜。
- 例如:“歲貢禦茶”指每年進貢給皇帝的茶葉;“貢禦之物”指用于進貢給皇帝的物品。
-
單字深化理解:
- 貢:在古代政治經濟體系中,“貢”是一種重要的財政和禮儀制度,體現了中央與地方、君主與臣屬之間的權力關系和義務。其本義即為“獻功也”(《說文解字》),後特指向君主進獻。
- 禦:作為帝王專屬的敬稱前綴,強調物品或行為的尊貴性和專屬性。“禦”字的使用本身就限定了物品或服務的最高等級和特定對象。
-
“貢禦”一詞生動體現了中國古代君主專制制度下的朝貢體系,其核心意義就是将物品進獻給皇帝,供皇帝專用。它不僅是經濟行為,更是政治臣服和禮儀尊崇的象征。
參考來源:
- 釋義綜合參考《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辭源》(商務印書館修訂本)等權威漢語工具書中對“貢”、“禦”及“貢禦”相關詞條的釋義和例證。
網絡擴展解釋
“貢禦”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古代詞彙,具體解釋需結合不同語境:
一、基本含義
-
奉獻與侍奉君主
指臣子或官員對君主表達忠誠的行為,強調盡心盡力地貢獻和服務。例如:“他一直貢禦于上,為國家做出了巨大貢獻。”
- 該用法常見于描述臣子的忠誠精神,可引申為對上級或領導的服從與服務态度。
-
進貢行為
在曆史文獻中,“貢禦”也指地方向中央朝廷進獻物品或資源。例如《後漢書·袁紹傳》記載“貢禦稀簡”,即指進貢次數減少。
二、語境差異
- 政治領域:多指向君主進貢實物(如糧食、珍寶),或表達臣屬關系。
- 道德層面:強調精神層面的忠誠奉獻,而非物質層面的進獻。
三、現代適用性
該詞屬于古漢語範疇,現代使用較少,多見于曆史研究或文學作品中。若需表達類似含義,可用“效忠”“盡職”等現代詞彙替代。
如需深入考證,可參考《後漢書》《資治通鑒》等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擺平瓣膜報銷标矩冰蛋筆挺倉庫倒替道勳疊層敦敕風蛤分雪浮土幹凈地還聲弘敏華鄂渾俗和光江城梅花引奸徒較約揭調嗟頌緊地浸淩吉雲草眷慕決勝戰車棵松空靜孔口纩纮老丫頭六井骝馬明證木活檸條鋪驿橋虹且戰且退青桂香青琅玕請求秋陸苒若三轉四回頭盛際適然世語庶産束手私藏司中晚陰滃浡巫妪霞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