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采貌。《詩·秦風·小戎》“五楘梁輈” 毛 傳:“楘,歷録也。” 孔穎達 疏:“‘楘,歷録’者,謂所束之處因以為文章歷録然。歷録,蓋文章之貌。”《鹖冠子·天則》:“歷寵歷録,副所以付授。” 陸佃 解“歷録,文章之貌。言更歷寵榮華煥如此。”
“曆録”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需結合多個來源綜合分析:
文采貌(核心含義)
多指物體表面裝飾或紋理的華美樣态,例如古代車轅、器物上的雕飾紋樣。該解釋在、、中均有明确提及,并引用了《詩經·秦風·小戎》毛傳及孔穎達疏證,如“楘,歷録也”指車轅束帶處的花紋裝飾。
記錄曆史/經曆(存疑釋義)
提出“記錄曆史事件或個人經曆的書籍”,但此釋義未見于其他權威來源,可能與“曆録”同音詞“曆錄”混淆,需謹慎參考。
建議結合《漢語大詞典》或《詩經》注疏進一步考證其具體語境用法。
曆録(lì lù)是一個漢字詞語,由“曆”和“録”兩個字組成。
其中,“曆”是由“廠”和“廣”兩個部首組成,由5筆構成;“録”是由“金”和“錄”兩個部首組成,由16筆構成。
“曆録”這個詞可追溯到古代漢字文化。在繁體字中,這個詞的寫法是「歷錄」。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例如,“曆”字在古代寫作“厤”或“厯”;“録”字在古代寫作“録”或“彔”。
1. 這本「曆録」記錄了古代的曆史事件。
2. 這份「曆録」詳細記錄了完成這個項目的步驟。
- 曆史 (lì shǐ): 曆史的記錄和研究。
- 記錄 (jì lù): 按照時間順序記錄事實或事件。
- 曆程 (lì chéng): 過去的經曆和發展過程。
- 記載 (jì zǎi): 記錄和叙述。
- 檔案 (dàng àn): 保存重要文件和信息的地方。
- 遺忘 (yí wàng): 忘記或失去記憶。
「曆録」是一種重要的漢字詞語,用于表示記錄事實、事件和曆史等的意義。了解詞語的拆解、來源和演變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使用它。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