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濟的意思、博濟的詳細解釋
博濟的解釋
廣泛救助。《三國志·魏志·高堂隆傳》:“始自三皇,爰暨 唐 虞 ,鹹以博濟加於天下。” 清 吳敏樹 《與楊性農書》:“若夫君子将用其所學,以博濟一世之人,則必曰:請之而後告也,求之而後與也,道未有不出於是者矣。”
詞語分解
- 博的解釋 博 ó 多,廣,大:廣博。淵博。博學(學問廣博)。博覽。博愛。博物。 知道得多:博古。 用自己的行動獲得:博取。博得。聊博一笑。 古代的一種棋戲;後泛指賭財物:博奕。 * 。 專 筆畫數:; 部首:十
- 濟的解釋 濟 (濟) ì 渡,過河:同舟共濟。 對困苦的人加以幫助:濟世。救濟。赈濟。周濟。接濟。 補益:無濟于事。 濟 (濟) ǐ 〔濟水〕古水名,源于今中國河南省,流經山東省入渤海。 (濟) 筆畫數:;
網絡擴展解釋
“博濟”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釋:
1.基本含義
“博濟”指“廣泛救助”,強調以博大的胸懷或行動救濟、幫助他人。該詞由“博”(廣泛、博大)和“濟”(救助、接濟)組成,常用于形容仁德或善行。
2.出處與用法
- 曆史文獻:最早見于《三國志·魏志·高堂隆傳》中的“博濟加於天下”,清代吳敏樹的文章也提到“博濟一世之人”。
- 現代應用:多用于書面語或正式場合,如“博濟醫藥”等名稱中,體現企業責任或文化理念。
3.古詩文例句
古代詩詞中常以“博濟”表達對民生疾苦的關懷,例如:
- 清代屈大均:“流離憂水旱,博濟及炎荒。”
- 元代吳師道:“博濟古雲難,勸分動成仇。”
4.作為人名的寓意
“博濟”也用于男孩名字,寓意“博大、淵博、包容”與“成就、善良”,字義評分較高(95分),讀音為“bó jì”。
5.相關成語
與“博濟”相關的成語為“博施濟衆”,出自《論語·雍也》,意為廣泛施恩、救濟衆人。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或例句,可參考《三國志》《論語》等典籍,或通過線上詞典(如滬江詞典、漢典)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二
博濟(bó jì)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由兩個部分組成,左邊的部首是「十」,右邊的部首是「力」。它的拼音是bó jì。博濟是一個複雜的漢字,在繁體中寫作「蔔濟」。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博濟的字形稍有不同,比如在篆書中,它的寫法為「蔔㕞」。
博濟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中的「博」和「濟」兩個詞語。「博」意為廣泛、豐富,「濟」意為渡過、救助。合在一起,博濟可以表示廣泛地幫助、救濟别人。舉個例子,我們可以說「他慷慨解囊,博濟了許多貧困的人」,意思是他慷慨地給予幫助,救濟了許多貧困的人。
博濟這個詞可以組成其他詞語,比如「博濟天下」,表示廣泛幫助天下的人;「博濟衆生」,表示廣泛幫助衆多的生命。
與博濟相關的近義詞有「救助」、「幫助」、「拯救」等,它們的意思都是相似的,都表示對别人的廣泛幫助。
與博濟相反的詞語是「不理不睬」、「漠不關心」、「無動于衷」等,它們的意思是對别人的需要漠不關心,不進行幫助。
總結來說,博濟是一個表示廣泛幫助、救濟他人的詞語,它具有正面的含義,可以用在各種場合中,傳達對他人的關心和幫助之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