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從迹的意思、從迹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從迹的解釋

亦作“ 從跡 ”。1.即蹤迹。追隨仿效;追查。《詩·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毛 傳:“委蛇,行可從迹也。” 孔穎達 疏:“動而有法,可使人蹤迹而效之。”《漢書·淮南厲王劉長傳》:“王使人上書告相,事下廷尉治。從迹連王,王使人候司。” 顔師古 注:“從,讀曰蹤。” 章炳麟 《辨詩》:“《七畧》次賦為四家:一曰 屈原 賦,二曰 陸賈 賦,三曰 孫卿 賦,四曰雜賦…… 陸賈 不可得從跡。”

(2).即蹤迹。迹象。《漢書·張湯傳》:“事變從迹安起?”


見“ 從迹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從迹”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多層面的含義和用法:

一、基本含義

  1. 追蹤與追查
    指通過追隨痕迹或線索進行仿效、追查的行為。例如《詩經·召南·羔羊》毛傳提到“委蛇,行可從迹也”,意為行動有法可循,可被效仿。

  2. 迹象與線索
    表示通過細微的迹象推測真相或趨勢,如《漢書·張湯傳》中“事變從迹安起?”即通過痕迹追溯事件根源。

二、詞源與演變

三、應用場景

四、近義詞與關聯詞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文獻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詩經》《漢書》等典籍,或查閱權威詞典如滬江線上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從迹》一詞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等。

意思

《從迹》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從舊迹中推測出一些事情或真相。

拆分部首和筆畫

《從迹》的部首是從(辶),拆分後的筆畫數為13。

來源

《從迹》最早出現在《左傳》這部古代文獻中,可以追溯至公元前4世紀。

繁體

《從迹》的繁體形式為「從跡」。

古時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從迹」的形狀可能有所不同,但整體意思保持一緻。

例句

他通過研究古代文獻,從迹中推測出這座古城的曆史。

組詞

組詞可以根據需要進行創造,例如:迹象、迹地、迹線。

近義詞

類似意思的近義詞包括:尋痕、尋迹、覓迹。

反義詞

相反意義的反義詞包括:斷無迹、無迹可循。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